北京時間7月12日,東亞杯小組賽第二輪展開較量,中國男足迎戰日本隊。這是雙方在18強賽后的第三次交鋒,此前兩次交手國足均告負。本場比賽日本隊雖未派出全主力陣容,但仍以2-0戰勝中國隊,使國足遭遇東亞杯兩連敗。賽后分析顯示,后防線核心朱辰杰的表現成為最大隱患,球隊失球中有三球與其防守失誤直接相關。
比賽伊始,國足臨時主帥久爾杰維奇采用4231陣型,張玉寧擔任單箭頭,韋世豪出任前腰,兩翼分別由王鈺棟和巴頓擔綱。值得注意的是,巴頓在比賽中需要兼顧右后衛職責,這使得陣型能在四后衛和五后衛之間靈活切換。日本隊方面,38歲老將長友佑都時隔950天重披國家隊戰袍,這位曾參加卡塔爾世界杯的左邊后衛成為對手防線的重要一環。
開場僅11分鐘,日本隊便取得領先。細谷真大在禁區內接球后迅速轉身擺脫防守,一記刁鉆的射門直掛死角。國足在第17分鐘錯失良機,張玉寧獲得單刀機會被門將化解,韋世豪的補射偏出球門。上半場表現亮眼的是小將王鈺棟和邊路多面手巴頓,前者憑借出色的突破能力多次制造威脅,后者則在攻防兩端均有穩健發揮。
易邊再戰后,國足做出人員調整,謝文能替換汪士欽登場,巴頓改打左后衛。第51分鐘,王鈺棟內切射門被撲出。第63分鐘,日本隊擴大比分優勢,望月海輝的射門經朱辰杰折射后入網??v觀全場,國足在控球率和進攻組織方面明顯處于下風。數據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國足與日本隊的18次交鋒中未嘗勝績。本屆東亞杯前兩輪接連負于韓國和日本后,國足將在末輪與中國香港隊爭奪第三名。從比賽過程來看,后防核心朱辰杰的多次失誤直接導致失球,這暴露出球隊防守體系存在的嚴重漏洞。
在近期國際賽事中,中國男足后防線暴露出顯著問題,其中年輕中衛朱辰杰的表現引發關注。對陣韓國隊的比賽中,朱辰杰在防守定位球時出現冒頂失誤,導致韓國球員周敏圭獲得無人盯防的頭球機會破門,使國足陷入0-2被動局面。隨后在防守反擊過程中,朱辰杰未能有效盯防金朱晟,被對手補射得分擴大比分至0-3。此前與日本隊的交鋒中,他還曾不慎將球碰入自家球門造成烏龍。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后防新星,現年24歲卻呈現出競技狀態下滑趨勢,其防守專注度和位置感問題在多場關鍵賽事中集中暴露,亟需通過系統訓練和比賽積累重拾穩定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