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墜機事件已造成 260 人死亡,而事故的最終原因可能還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確定。
負責調查印度航空 171 航班墜毀事件的印度調查人員在初步報告中稱,這起印度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航空事故發生時,飛機的兩個引擎在起飛后不久就停止了供油。
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關于 6 月 12 日墜機事件的最新信息顯示,控制兩個引擎燃油的開關在飛行初期就處于切斷位置,這直接導致飛機失去了推力。
這架波音 787 客機從印度西部的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后,撞上了一所醫學院的宿舍,引發了巨大的火球。機上 242 名乘客中,除一人奇跡般逃生外,其余全部遇難,地面上還有 19 人不幸喪生。
駕駛艙的音頻記錄顯示,兩名飛行員都對開關設置的變化感到困惑。報告作者寫道:“在駕駛艙錄音里,可以聽到其中一名飛行員問另一名飛行員,為什么把飛機的供油切斷了。另一名飛行員則回答說自己沒有這么做。”
這些開關都裝有安全保護裝置,防止被無意中碰到。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事故調查部門前主任杰夫?古澤蒂表示:“每個開關都有機械鎖,必須先把開關抬起來才能移動,所以除非出現機械故障,否則這種開關不太可能被無意中碰到。”
幾秒鐘后,開關被撥回運行位置,這是重啟發動機的標準操作流程。但航空顧問、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退休飛行員羅斯?“拉斯蒂”?艾默稱,由于此時飛行時間太早,重啟發動機不會有預期的效果。
艾默說:“在那樣的高度,他們根本來不及重新點火,從而獲得足夠的速度、動力和高度。” 這架客機墜毀前的高度只有幾百英尺。
初步報告于當地時間周六凌晨 1 點左右發布。目前調查還處于初期階段,預計一年多內無法完成。
艾默根據初步調查結果認為,墜機可能是人為失誤導致的,但他也補充說,會等待最終報告出來后再下結論。他提到開關在與飛行員操作無關的情況下發生故障的可能性時說:“電子方面的各種因素巧合到一起導致這件事出錯的可能性,只有百萬分之一甚至十億分之一。”
這架客機原本計劃飛往倫敦蓋特威克機場。據看過現場視頻的專家介紹,飛機在跑道上滑行并起飛的過程看起來都很正常。但起飛僅幾秒鐘后,飛機就停止了爬升。有報道稱,在第一個開關被撥到截止位置 23 秒后,飛行員發出了求救信號。
飛機的起落架仍然處于放下狀態,視頻和音頻顯示,飛機上啟動了一個名為 “沖壓空氣渦輪”(RAT)的應急裝置。專家表示,這可能是罕見的雙引擎故障的證據。該裝置從飛機底部落下,在空中旋轉,為飛機提供應急動力。
印度航空波音 787-8 客機的尾部停在艾哈邁達巴德機場附近的一個居民區。
7月11日發布的調查結果符合國際事故調查標準。但這些結果只是對調查人員掌握的事實的總結,并沒有得出關于事故原因的結論。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正帶領一支美國團隊協助調查,但發布信息的責任仍由印度官員承擔。
報告指出,切斷燃油的開關是一個接一個被按下的,古澤蒂認為這一發現很不尋常。他和其他專家表示,官員們應該調查飛行員的背景,以便全面查明墜機原因。
Sagun 航空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羅斯?薩貢說:“不幸的是,過去發生過幾起事故,都是機組人員故意導致飛機墜毀的。”
嚴重空難發生后,當局通常會立即定期向公眾通報情況,但在印度航空墜機事件中,官方很少分享信息。這就造成了信息空白,在某些情況下,虛假信息會趁虛而入,這也引發了國際安全專家的擔憂,他們擔心缺乏透明度會讓其他航空公司難以了解是否存在需要緊急解決的更廣泛的安全風險。
艾默說:“航空業的每一項標準操作程序、每一條法律、每一項規章都是用鮮血換來的。換句話說,我們過去犯過這些錯誤,希望能從中吸取教訓。”
調查起步較晚,記錄飛行員對話和飛機系統日志數據的黑匣子在墜機幾天后才從殘骸中打撈出來,但調查人員直到 6 月 24 日才在德里的一個實驗室開始分析黑匣子里的數據。黑匣子里的信息對調查人員拼湊事故原因至關重要。
報告作者指出,他們沒有向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或發動機制造商通用電氣公司提出任何建議。報告稱,由于波音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都是美國公司,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還指派了這兩家制造公司以及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代表協助調查。
這是波音 787 客機首次發生墜毀事故。波音 787 是一款節油型客機,于 2011 年首次投入使用。2013 年,由于電池起火問題,這款新飛機曾短暫停飛,但之后幾年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安全記錄。
印度航空當局在墜機事故發生后,立即展開了更廣泛的審查,并加強了對國內航空公司的監管。他們發現了維護程序不當以及飛機輪胎磨損的問題,但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印度航空的 787 機隊存在更廣泛的風險。
古澤蒂說:“這份初步報告解答了一些問題,但也引出了其他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