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這個詞兒又熱了起來。聽說不少代表委員都在替這個群體說話,尤其是社保繳納的問題。現在全國靈活就業的人數已經突破兩億,但很多人反映壓力太大——收入本來就不穩定,每個月還得硬著頭皮交社保,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有代表提出應該給靈活就業人員減減負,比如降低社保繳費比例,或者允許他們沒繳夠年限時把個人賬戶的錢全退回來。還有人建議到了退休年齡但繳費不足的話,可以一次性補齊費用。這些提議在網上炸開了鍋,點贊的人說終于有人看到咱們的難處了,反對的聲音也不少,有人說這是變相承認"靈活就業就是失業"。
其實靈活就業涵蓋的范圍可廣了,從外賣騎手到自媒體博主,從網約車司機到自由設計師,各行各業都有。去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就有8400萬人,這些人里很多都是獨自打拼的普通人。他們不像上班族那樣有單位分擔社保費用,所有開支都得自己掏腰包,確實不容易。
不過也有人擔心政策執行起來會不會變味。比如退保會不會影響將來的養老待遇?放寬繳費年限會不會導致社保基金池子縮水?這些問題都需要仔細權衡。說到底,政策制定既要考慮當下困難群體的生存壓力,也得保障社會保障體系的可持續性。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拿出個讓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別讓靈活就業變成"靈活失業"才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