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好事的福布斯發了一個全球十大強國榜單。
要是放在往年,這種無聊的榜單,頂多熱兩三天,沒有國家較真的。但這次,印度卻是不得了,這個結果在印度掀起了大浪 —— 榜單上竟然沒有印度,全世界前十名里,都沒有印度。
這還得了,不光印度網民炸了鍋,就連印度政壇都破了防,連總理和國防部長都親自出來發牢騷了。
總理莫迪先開口:印度是人口超級大國,經濟世界第二,軍事世界第二。還特別強調—— “我們低調,從不說自己第一”,又補了句 “中美俄不允許第一,美國是第一,印度沒興趣爭”。
防長緊跟著表態,說印度軍隊裝備先進、戰斗力最強、士兵最勇敢,末了還懟一句:“越是吹噓自己強大的人越虛弱,印度最能做到這一點……”
幸虧不是吃飯時看到這個,否則真會直接噴飯——還好意思說自己低調,直接狂到全世界臉上去了,見過不要臉的,真沒見過如此不要臉的。
看看這些話,前言不搭后語,前后矛盾,就象一個怨婦,天天只會嘮叼個不停:一邊說低調,一邊倆人連著夸,說的內容都差不多。這哪是低調?分明是舉著喇叭喊 “你們咋看不見我們”?
我看了下榜單,雖說并不全面,但基本上還算公正。福布斯的評選標準沒改,還是看全球影響力、外交、經濟實力、軍事力量和國際領導力。上榜的有美國、中國、俄羅斯、德國這些國家,確實沒印度。
單看賬面數據,印度不算弱。2023 年名義 GDP 是 3.73 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五;人口超 14 億,成了世界第一;軍費花了 816 億美元,全球第三。可問題不在數據,在 “兌現率” 上。
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印度人均 GDP 才 2600 美元,還不到中國的五分之一;《全球饑餓指數》里排 121 位,比孟加拉、尼泊爾都落后。
那些所謂的精英早住著了帶泳池的智能小區,但眾多的農村卻連廁所都沒有,孩子上學得走兩小時土路。這種兩極分化,讓 “世界第二” 的口號落地時滿是窟窿。
外交上更明顯。在國際一些關鍵事上,印度總愛模糊站位:不選邊、不反對、不表態。看似靈活,其實很少擔責任,除了攪局,幾乎沒什么影響力。
其實,這也不是印度第一次因為榜單 “炸鍋”。
2021 年被評成 “選舉威權國家”,媒體追著炮轟要求撤稿;2022 年效率排名比沙特還低,媒體盯著報告分析了半個月。印度政壇對國際認可的需求,似乎特別在意,成了某種 “剛需”。
但印度不明白的是,強國從來不是靠別人認可來的,要看你自己做了多少、做得怎樣。天天盯著全球的輿情,與 “別人看不起我們” 較勁,這也太玻璃心了。要是信心非得靠否定別人、注水自己才能立住,那這自信,有個毛線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