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杰瑞·泰德Golf Digest 美國版總編輯。
某位在美巡賽和LIV之爭上反復無常、立場難辨的知名愛爾蘭球員,說了句不加修飾的大實話:他曾反對兩家合作,但一看自己去年賺了多少錢,呃,你懂的,一切都好說。
職業高爾夫對金錢的迷戀,以及無法讓頂尖球員齊聚的無能讓人厭煩。這讓我想起曾兩次贏得美國公開賽的牙醫加里·米多科夫,談起剛起步的常青巡回賽時,他說過一句話。“如果打太多,我們就會想起為什么當年大家彼此討厭。”
這對如今的明星球員們同樣適用。假如他們一起出現的次數太多,我們可能就會想起為什么不那么喜歡他們。也許一年四大滿貫賽就夠了。
LIV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團隊賽上砸了50億美元,可除了萊德杯、沃克杯、索爾海姆杯和柯蒂斯杯這樣的國家對抗賽之外的隊際賽,依然無人關心。隊際賽的地位就像方形桿頭的1號木一樣,概念很美好,卻從不會真正獲得關注。即使是室內明星賽TGL,隊際賽也是其中最無聊的環節。
如果職業高爾夫世界無法通過妥協達成合作,整個運動的發展就可能遇到風險。我是在主持一年一度的美國高爾夫球場草坪總監聯合會會議的一場討論時,愈發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十年前,如果你告訴任何人這項運動能再獲得50%的增長,所有人都會說你胡扯。”美高協首席執行官邁克·萬恩說,“如果我說,運動增長的主力是女性、青少年和有色人種,你肯定會覺得我喝多了。”
美國國家高爾夫基金會的數據印證了他的說法,2019年以來,高爾夫總參與人數增長了38%,其中女性增長41%、青少年增長48%、有色人種增長44%。去年是連續第七年場下打球的高爾夫人口增加,凈增150萬人,2000年以來單年最大增幅。
萬恩提到,在“老虎熱潮”最鼎盛時期,各大高爾夫機構并不齊心協力,而新冠疫情迫使整個行業圍繞共同目標團結了起來,我們“沒有浪費這場危機”。
這項運動的第二個風險來自美高協與R&A即將執行的“距離削減”新規。新規將于2028年影響職業球員,2030年開始影響業余球員。新規預計將使職業球員的開球距離減少13~15碼,普通愛好者的距離大約減少不到5碼。球飛得越遠,就意味著球場要更長,這進一步加劇了球場土地、成本、勞動力與用水方面的壓力。但限制球的解決方案似乎誰也不滿意,不過用我喜歡的拉里·戴維在《謀面好心情》里的一句話來說:“好的妥協,就是讓雙方都不滿意。”
第三個風險是可持續發展。極端天氣事件去年對美國球場造成了嚴重沖擊。“從長遠看,我們必須正視這個挑戰。”萬恩說,“我們高爾夫愛好者其實是土地的守護者—至少做球場比這塊地被拿去搞別的要好得多。”美高協已經率先啟動“15-30-45計劃”:在未來15年內投入3000萬美元,將球場用水量減少45%。全美高爾夫基金會首席執行官格雷戈·納森補充道:“水是高爾夫未來面臨的最大風險,并且將一直是。”雖然“可持續”在某些地區不受歡迎,球場在亞利桑那和佛羅里達也有不同現實問題,但整個行業亟需一個基于協作的統一策略。
我們都知道球場上應該遵守的價值觀:文明、運動精神、正直、誠實、尊重和責任感。現在,是時候讓高爾夫的領導者們像在球場上那樣做事了。
更多相關內容請訂閱《高爾夫大師》7月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