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了年紀,最牽掛的莫過于養老的依靠,兒女的態度更是心頭的一塊大石。上海黃浦區的施老伯夫婦,手里有套值上千萬的房子,本是后半輩子的底氣。
這房子的產權,老兩口和獨生女施女士各占一份,想著是獨苗,將來總是她的,老兩口也就沒多計較。
可誰能想到,這份信任竟成了扎心的刀子。今年 1 月,施女士沒跟老兩口打一聲招呼,憑著電子亮證,就冒充父母把房子過戶到了自己名下。到了 3 月,她又拿著這房子去抵押,貸出 900 萬,說好半年就還。直到 5 月,老兩口這才如夢初醒,住了大半輩子的家,不光換了主人,還被押了出去。
問起施女士,她說那 900 萬沒保住。一部分被中介騙走了,另一部分拿去辦楓葉卡,錢就這么沒了蹤影。
黃浦區不動產登記中心也說了,當時電子亮證驗證環節有漏洞,不過現在已經用技術手段改過來了。可漏洞補上了,老兩口心里的窟窿怎么填?
眼下最讓人揪心的是,要是施女士到時候還不上這 900 萬,房子可能就得被拍賣。老兩口年紀大了,真要是沒了這房子,往后住哪兒去?而且,施女士和那些相關的人,搞不好還得擔法律責任,詐騙罪、合同詐騙罪這些詞,想想就讓人發慌。
這事傳開后,街坊鄰里議論紛紛。有人說,以前總說養兒防老,現在觀念變了,兒女小時候帶來的那點念想,怕是撐不起后半輩子了。施老伯夫婦一開始或許覺得,把責任推給登記中心就行,哪有那么容易?要是最后說過戶不算數,借錢給施女士的人肯定不答應,報警說被騙,到時候施女士怕是得蹲大牢。就算這樣,女兒那部分產權也可能被強制拍賣,房子還是保不住。
還有人琢磨,父母的名字是被冒簽的,那抵押合同能作數嗎?實在想不通,這房子早晚也是獨生女的,何必急著這么做?這哪是養了個女兒,簡直是養了個討債的。也有人勸老兩口,干脆別認這個女兒了,留著房子自己養老最牢靠。
更有人嘆氣,連自己的父母都騙,這樣的兒女哪能靠得住?日子過成這樣,心里多寒啊。仔細想想,真讓人后背發涼。家里窮的,日子不好過;家里有點家底的,也未必能安穩。人心這東西,真是說不透。還有人覺得,中介也脫不了干系,這樣的假合同怎么就成了呢?
這事像塊石頭,扔在大家心里。不光讓人重新掂量家里的那份信任,也讓人對房子交易的安全多了份操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