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美國駐以色列的外交使館,
在伊朗導彈襲擊中遭到轟炸受損。
世界從沒有迎來真正的和平,
1998年,
美國駐東非坦桑尼亞首都的大使館,
曾遭到汽車炸彈轟炸,
造成224人遇難。
1999年,
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
遭到北約轟炸機轟炸,
造成三名烈士犧牲。
外交,
是一個國家舉足輕重的大事,
外交官,是國家尊嚴的代表,
而某些時候,是在死亡邊緣游走。
我們中國,
曾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外交官:
吃樹葉,喝雨水,挖野菜,
你能想象這樣的生活,
是一位堂堂外交官的日常?
他被稱為“最孤獨”的中國外交官,
差點不能活著回來,
卻以一己之力,
創造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奇跡!
他,就是吳鐘華。
情之所鐘,唯我中華,
生于戰火,長于新中國,
鐘華二字,
注定他未來所承載和背負的,
將是何其之多。
19歲他考入南開大學,
正逢國際形勢變化莫測,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
披堅執銳沖在最前的是外交官。
吳鐘華立志于此,憑借優異的成績,
年僅24歲就順利進入外交部,
然而這條路,
遠遠比他想象的更加復雜殘酷。
要做一名合格的大國外交官,
縱橫捭闔里,談笑刀鋒間,
在風起云涌的世界,
國與國的博弈之中,
一個字,一句話,甚至一個神情,
都容不得錯,
一言之失,損的是國家威嚴,
一字之差,傷的是所有國人利益。
吳鐘華光是積累學習,
就足足沉淀13年之久,
他對著鏡子練習外交,
練到神情保持自然不僵的嚴肅狀態,
在各個外交場合,
何時舍棄、何時堅持,
他做到了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國之所重,心之所往,
他先后在禮賓司、國際司、
對臺辦、領事司任職,
多次為國家領導人安排禮賓工作。
1976年后,
吳鐘華被委以重任獨當一面,
先后去巴基斯坦、馬爾代夫、
斯里蘭卡等國,
在駐外大使館任職,
后來又成為聯合國智囊團成員,
在外交一線,聲望甚隆。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外交之路越走越高的吳鐘華,
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將要過上苦行僧般的生活。
在遙遠的太平洋中部,
有一個叫基里巴斯的島國,
這里被稱為“世界盡頭”,
聯合國把它列為:
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盡管基里巴斯很窮,
國土面積很小,
可仍是一塊重要的外交陣地。
臺當局不斷向該國示好,
想要獲得國際更多支持。
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1989年,吳鐘華兼任基里巴斯、
瓦努阿圖兩國大使,
他在兩國頻繁往來,
打掉了臺當局建交的陰謀,
為了鞏固外交成果,
他提出建立中國駐基里巴斯大使館。
得到批準后,
吳鐘華踏入基里巴斯的腹地,
深入到這個國家,
他才發覺自己把一切想得太簡單了。
八十年代的基里巴斯,很窮,
卻沒想到竟窮到,
基本上處于半原始生活狀態,
小島上都是沙地,土地貧瘠,
也沒有河流湖泊,
根本就沒辦法種植糧食,
島上居民都是靠外出捕魚維持生活,
像新聞報紙、電視這樣的先進項目,
更是不敢奢望。
荒蕪之地,
就連租個地方當大使館,
都是棘手的事情。
吳鐘華后來找到警察局長幫忙,
才好不容易租到了一間小草房。
建一座大使館,
干什么都是他一個人,
釘館牌,豎旗桿,
買保險柜,安裝通訊設備,
短短三天而已,
他置辦了大使館內需要的各種家具,
和辦公用品,
以及舉行開館招待會需要的物品。
他獨自一人完成了修建大門、
安裝籬笆、安裝傳真機電話機、
購買汽車、
印發請柬等所有瑣碎工作,
幾天下來,腿都沒有知覺了。
如此一位“孤獨”的大使館長,
當得實在是曠了古絕了今。
當正式開館的時候,
基里巴斯的高層都來參加,
得知這一切都是吳鐘華一人所為,
所有人都驚嘆不已。
宴會之上,
他從中國帶來的罐頭大受歡迎,
甚至沒吃完的都被“打包”帶走。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
他向全世界宣布,
中國駐基里巴斯大使館正式成立!
望著門前熠熠生輝的五星紅旗,
已經累到站不起來的吳鐘華說,
他累死都值了。
前路漫漫迷霧,
這也只是艱苦的開始。
在這個遙遠而落后的地方,
他住著草房,吃著生魚蝦,
物資貧瘠經常遭遇斷糧危機,
多數時候,
他只好靠吃青苔補充體力,
沒有淡水,就喝雨水,
沒有補給,就吃樹葉。
生活如此“狼狽”的大使館長,
實在是聞所未聞。
大使館除了他再沒有別人,
唯一的“伙伴”是一只狗,
一切工作都是他自己,
作為館長,
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
他一力撐起;
作為館員,他接待禮賓,
負責一應事宜;
此外,
他還一人擔任起司機、旗手、
會計、廚師、聯絡員等工作,
一人一狗一世間,
一花一木一使館,
一個人唱國歌,一個人升國旗,
他一個人撐起了一個使館,
一個人連接起了兩個國家。
這樣孤獨而艱辛的日子,
一過就是三年。
僅憑一己之力,
建起一座大使館,
這種遭遇,
在中國外交史上不曾有過的先例;
僅憑一己之力,
在遙遠的國度基里巴斯,
在這個幾乎被遺忘的原始角落,
豎起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
如此曠古絕今的壯舉,
人們稱他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跡。
而他,差點就不能活著回來......
大使館剛建成沒多久,
警察突然登門請他離開,
原來是在附近發現了一枚炸彈,
這是當年美軍投下的,
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附近居民都搬走了,
要命的事,給誰誰不害怕呢。
可他選擇了留在使館,
遺書都寫好了,
幸好后來炸彈被拆,危機得以解除。
還有一次他在路上好好走著,
一陣劇痛過后就失去了知覺,
好久之后才緩緩清醒,
聽到周圍人說,
是一個騎摩托的醉鬼撞倒了他。
吳鐘華心里一陣后怕,
萬一自己被撞死了,
大使館保險柜里的文件豈非成死案?
他不顧自己疼痛的身體,
一瘸一拐回到了使館,
將保險柜密碼中文記錄在筆記,
這樣哪怕日后自己出了事故,
也方便有人接替自己工作。
1990年的一天,
他收到了一封家書,
這些年來,
因為忙碌不曾收到家里丁點消息,
突然的家書,
讓吳鐘華心里有很不好的預感,
果然,
他的父親,已經于24天去世!
子欲養而親不在,
千山萬水隔重洋,
家書足足近一月才到他手上,
他沒能見到父親最后一面,
沒能說上一句話,
這是他一輩子的遺憾,
可哪怕內心悲傷成海,
第二天禮賓到來,他仍如常相迎。
自古忠孝難兩全,
為國為民難為己,
多少痛與淚,和血吞肚里。
他說,無數同他一樣的華夏兒女說:
“從無怨,不后悔。”
是他們撐起了家國。
1992年,
吳鐘華被調回了國內,
臨行前,
他把大使館收拾的干干凈凈,
從當初一無所有的草房,
到如今初具規模的使館,
一花一木,一磚一瓦,
都浸透了他的心血。
留在基里巴斯的三年就像一場夢,
沒有親人,沒有朋友,
孤獨一人,荒島求生,
在這個和監禁沒有太大區別的地方,
他用自己并不寬厚的肩膀,
扛起了中國外交的大旗。
這段他所經歷的,
中外外交史上從未有過的孤苦歲月,
成為永載史冊最不平凡的外交故事。
回國后,
吳鐘華的余生仍奮斗在外交工作中,
他作為大使前往美國,
后又任外交史學者,
為中國外交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個人,一輩子,
盡付中國。
耐得住寂寞,品得了清苦,
舍得了生命,一心為了國家。
今天的中國,
外交天團盡展大國風范,
而這輝煌一切,
來源于曾經那些艱苦的歲月,
是那些無怨無悔為國獻身的人,
他們以不彎的脊梁,巨大的犧牲,
撐起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像吳鐘華這樣的中華兒女,
櫛風沐雨,孤身走暗巷,
為中國的外交崛起傾盡一切,
沒有他們的匍匐前行,
就沒有今天的萬丈地基,
他們是國家的代言人,
是民族沉默的英雄,
他們讓中國的態度和聲音,
在全世界傳響!
今日,向英雄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