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國藥學院“仲景推普志愿服務團隊”在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李店鎮薛莊村開展系列實踐活動,將普通話宣傳、制作香囊、中草藥繪本教學、防溺水宣講與互動游戲有機融合。21名醫學專業學子通過沉浸式體驗課程,讓鄉村兒童與村民在寓教于樂中提升語言能力、增強安全意識、感受中醫魅力。
“先把艾葉和丁香裝進布袋,再跟著我念‘香囊xiāng náng'?!痹谥兴幭隳抑谱髡n堂上,2023級中藥學專業學生張佳佳手持藥材標本,帶領孩子們邊制作邊糾正發音。這種“藥材認知+普通話教學”的模式讓五年級學生李小雨興致盎然:“原來‘陳皮'的‘陳'是前鼻音,聞起來香香的還能防蚊蟲!”團隊特意選用張仲景《傷寒論》中的經典驅蚊配方,讓孩子們在穿針引線間感受中醫藥文化的千年智慧,累計完成了80余個中藥香囊制作。
孩子們高興地展示制作的香囊。杜佳森供圖
中草藥繪本涂色環節則成為語言啟蒙的“無聲課堂”。志愿者戴琪設計的《本草萌繪》手冊中,每幅藥材插畫旁都標注著拼音注釋,孩子們為黃芪、當歸等藥材涂色時,需大聲讀出名稱并造句?!拔医o‘薄荷'涂了綠色,它念bò he,能泡涼茶!”7歲的王樂樂舉著完成的繪本興奮展示,這種“視覺+語言”雙重輸出的教學方法使詞匯量不多的兒童也能輕松學習。
志愿者教同學們認識中藥材。杜佳森供圖
“發現有人溺水,先喊‘救命',同時撥打緊急求助電話,說清地點和情況”在防溺水情景模擬現場,志愿者岳家因現場演示救援流程,20余名兒童通過角色扮演掌握“叫、叫、伸、拋”四字訣。團隊創新將普通話口令融入安全教育,要求孩子們用標準發音復述急救步驟。“我們把防溺水口訣編成了普通話順口溜,比如‘河邊玩耍危險大,快叫大人來幫忙'”。同步發放圖文并茂的《防溺水安全手冊》,其中“禁止下河游泳”等警示語均標注拼音注釋,方便村民學習。
團隊負責人張佳佳展示著小朋友手寫的學習筆記,字里行間既有拼音標注的藥材名稱,也有防溺水要點的圖文記錄。據悉,團隊已將活動素材整理成《鄉村推普與安全防護指導手冊》,方便為以后的仲景推普活動提供可復制的參考案例。
套圈小游戲成為普通話鞏固的“移動課堂”。志愿者在場地內擺放標有“枸杞”“連翹”等藥材名稱的靶子,小朋友需正確讀出拼音才能參與投擲。10歲的小朋友成功套中“黨參”后笑得合不攏嘴:“以前總把‘參'念成cān,現在記住是shēn了!”這種“語言闖關+肢體互動”的形式,讓原本枯燥的發音練習變成小朋友爭相參與的趣味活動,吸引超50人參與。
同學們進行套圈小游戲。杜佳森供圖
這些豐富多樣且成效顯著的實踐環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緊密圍繞著此次實踐創新所實現的“三個結合”展開。指導教師王旭表示,此次實踐創新實現了“三個結合”:將普通話推廣與中醫文化傳承結合,讓古老的中醫智慧通過標準的普通話傳播得更遠;將安全教育與趣味活動結合,使安全知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深入人心;將專業知識與鄉村需求結合,精準地滿足了鄉村兒童與村民在語言學習、文化認知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需求。
夕陽下,薛莊村文化廣場上回蕩著孩子們背誦《本草綱目》節選的朗朗書聲,手中的中藥香囊與防溺水宣傳手冊在余暉中相映成趣。這場融合語言教育、文化傳承與安全守護的青春實踐,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為鄉村振興注入兼具溫度與深度的多維動能。(通訊員 王旭 宋法新 蔡婧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