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里,年過六十的人,總被各種養生書、保健品廣告圍得水泄不通。
可是真正走進老年生活的人才明白:光靠保健,光喝三花淡奶,是挺不住的
活到六十歲,最聰明的生活方式,不是天天養生,而是逼自己做這3件事,否則,“難熬”的日子只會更多。
01
逼自己斷舍離,扔掉無用的人和事
六十歲以后,最沉重的而是心理的包袱。
身邊見太多老人,為了無關緊要的親戚關系,為了虛榮還要定期聚會,拼命維系早已該涼的親情。
最后不但耗光了錢,連精神都被人薅得干干凈凈。
逼自己斷舍離。不然都是廉價消耗自己罷了。
我認識的一個阿姨,年輕時人脈挺廣,凡事都喜歡幫忙。
結果老了后,真正愿意來看她的沒幾個人。
后來她干脆斷了昔日那些聯系,把生活清空得利利索索。
反倒自在,說話直爽,日子過得更舒服了。
02
逼自己學點新東西,不做“廢人”
別以為一把年紀就可以跟社會徹底脫節。
現在的老年人要是還“跟不上趟”,那真是活成了新時代的“局外人”。
會用智能手機、能學幾招新鮮技能,不必學得多好,至少不被社會淘汰。
我樓下的鄰居,六十出頭,退休前連微信都不會用,孫子來家里都嫌他out。
后來咬牙自學,花幾天時間就能在線繳費,搶菜投資。
甚至還會拍小視頻,這腦筋比小年輕都活泛。
你不學點新的東西,遲早會被現代社會“氣到腦中風”。
逼自己不落后,是活到老最硬核的自救法門。
03
逼自己存點錢手里,別全交出去
現實社會有多現實,等你手頭一分不剩的時候就明白。
有多少老人,積攢大半輩子,到了六十歲信了“養兒防老”的老口號,房子、積蓄都早早奉上,換來一片寂寥和冷臉。
其實,最聰明的生活方式,就是逼自己存點錢,哪怕是私房錢,也別全都交出去。
我認識一個親戚,存錢意識特別強,兒女三催四請,她就是舍不得動底線。
到老了反而有底氣請保姆、體面生活,兒女再孝順也不敢怠慢。
錢要攢在自己手里,活得才會硬氣。
說到底,六十歲的智慧,不是一天兩天養出來的;
真正的聰明,是逼自己去適應、去清理、去防范。與其一天天數保健品,不如把生活打理得明明白白。
結語
斷舍離、學新知、守住錢,這三件事,比所謂養生管用十倍。真正的幸福生活,
從來不是等出來的,而是逼出來的。
人生苦短,到了六十歲,別再委屈自己,最聰明的活法,就是把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