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有一個曾經令當地百姓聞風喪膽的名字——黃氏家族。這個盤踞昌江長達三十年的犯罪集團,其罪惡行徑遠比熱播劇《罰罪》中展現的更加觸目驚心。從1980年代末開始,以黃鴻發為首的黃家五兄弟通過暴力手段壟斷當地礦產、運輸、農貿市場等關鍵行業,逐步建立起一個集"以商養黑、以黑護商"的犯罪帝國。
與劇中趙家四子不同,現實中的黃氏家族共有五兄弟,各自在政商法界占據要職。長子黃鴻明曾任海口市行政綜合執法局副局長,二弟黃鴻金是昌江縣檢察院原檢察官,三弟黃鴻波同樣身披檢察官制服。這種"官黑一體"的家族結構,使得黃家在當地形成嚴密的保護網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劇中正義凜然的檢察官趙鵬程(老二)形象,與現實形成強烈反差——真實的黃家老二正是利用司法職權為家族犯罪活動提供庇護的關鍵人物。
黃氏家族的核心人物是五弟黃鴻發,這個僅有初中文化的黑惡勢力頭目,卻展現出驚人的犯罪天賦。他通過暴力手段壟斷昌江70%的礦場,控制全縣農貿市場和娛樂場所,甚至公然在政府大樓對面開設賭場。與劇中留學歸國的趙鵬超不同,黃鴻發從未接受過高等教育,其犯罪手段更為原始粗暴。2003年,為搶奪石碌鐵礦的礦權,黃鴻發指使手下持槍殺害競爭對手,此案成為其犯罪史上最血腥的一頁。
這個犯罪集團的組織架構堪比軍事組織。警方調查發現,黃家設有專門的"行動隊",配備制式槍支和統一服裝,成員按月領取"工資"。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們居然在縣委縣政府對面設立"指揮部",通過監控設備實時掌握執法機關動向。這種肆無忌憚的挑釁,折射出當時昌江政治生態的畸形。
在保護傘的庇護下,黃氏家族累計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多達58起,造成2人死亡、3人重傷、13人輕傷的嚴重后果。其犯罪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聚眾斗毆、尋釁滋事、非法拘禁等。通過暴力壟斷,該團伙非法獲利高達20余億元,嚴重破壞當地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
2018年,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進駐海南后,這個隱藏三十年的犯罪帝國終于迎來末日。2019年1月6日深夜,海南省公安廳調集1210名警力,分乘300余輛警車對黃氏團伙展開突襲。這場海南建省以來規模最大的掃黑行動,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170余名,繳獲槍支、刀具等作案工具一大批。
案件偵辦過程中,專案組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黃家在公安系統的保護傘多達7人,包括連續三任昌江縣公安局局長。這些"黑警"不僅泄露辦案機密,更故意銷毀關鍵證據。為此,公安部首次采用"異地用警、指定管轄"的辦案模式,由海南省公安廳直接指揮,萬寧市公安局具體偵辦。
隨著案件深入,黃氏家族的奢靡生活令人咋舌。警方查封其名下房產167套、土地55宗、林地33宗,扣押勞斯萊斯、賓利等豪車數十輛,凍結銀行資金上億元。在拍賣會上,一塊起價720萬元的翡翠原石最終以4000萬元成交,整個資產包拍賣總額高達25.5億元。此外還查獲象牙、玳瑁等違禁品83件,這些珍稀野生動物制品揭示了犯罪集團背后的黑色產業鏈。
2019年12月,海南省高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主犯黃鴻發被判處死刑,其余成員分別獲刑一年至二十五年不等。2020年7月30日,黃鴻發被執行死刑。這個宣判不僅標志著海南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的重大勝利,更成為全國掃黑除惡斗爭的典型案例。
對比影視作品,現實中的黃氏家族犯罪更具系統性、組織性。他們不僅控制經濟命脈,更深度滲透權力機關,形成"黑金政治"的惡性循環。該案暴露出基層治理中的多重隱患:權力監督缺位、執法司法腐敗、市場經濟秩序扭曲等深層次問題。正如辦案警官所言:"打掉黃鴻發團伙不是終點,如何修復被破壞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秩序,才是更大的考驗。"
如今走在昌江街頭,曾經被黃家壟斷的農貿市場已回歸正常經營,礦場也通過公開招標重新分配。但那些被暴力陰影籠罩的歲月,仍在許多受害者心中留下難以愈合的創傷。這個案例警示我們:掃黑除惡既要雷霆萬鈞的打擊力度,更需建立長效防治機制,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割韭菜"式的反復滋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