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夏季聯賽開拓者和勇士的這場球,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畢竟楊瀚森這個頂級新秀,扛著國手中鋒的名頭,打出了10分4板5助攻3蓋帽的數據,雖然只是夏聯,但這場球的輿論熱度,完全不亞于正賽,媒體和專家的觀點甚至直接在網上“對噴,一邊說他是夏聯約基奇,另一邊又挑毛病,說勇士內線太菜,真真假假,熱鬧歸熱鬧,咱們先把事實擺清楚——到底楊瀚森這場球,含金量幾何,國手和NBA的中鋒差距究竟在什么層面
先看數據,10分4板5助攻3蓋帽,23分鐘出場時間,投籃7中3,三分也有進,開拓者一波流開局15比2,楊瀚森在場時,攻防兩端都極具存在感,半場8分2板2助2蓋帽,籃下護框、弧頂發牌、持球面框進攻、打板三分樣樣整得明明白白,甚至搶籃板和提速推進都有參與感,這就是大中鋒在現代籃球體系下的必修課,你說他像不像約基奇,某種意義上,夏聯級別的約基奇,沒毛病,畢竟策應和護框都能做,傳球視野開了掛,外線隊友只要愿意跑位,立馬有機會
但問題也來了,這場開拓者內線能打的就他一個,替補中鋒水平確實一般,勇士這邊夏聯陣容更是“擺爛,內線防守漏洞百出,楊瀚森幾次空接輕松吃餅,強打籃下基本沒人能對上強度,這種環境下的數據到底有幾分成色,懂球的都明白,夏聯的對抗和NBA常規賽根本不是一個級別,敢問真的能代表真實水平嗎,當然,不能全盤否定,畢竟能打出這樣全能表現,已經是很多國手中鋒做不到的事
媒體的評價很有意思,粵媒直接點贊,說楊瀚森這手策應傳球足夠立足NBA,把他吹成“夏聯約基奇,場上進攻效率高,隊友愿意圍繞他無球跑位,開局一波流靠的就是他發牌,遼媒則強調球商,認為他到了更高級別聯賽依然能如魚得水,勇士內線被開拓者嚇懵,替補中鋒威脅不了楊瀚森地位,京媒的角度則更偏管理層,夸開拓者教練組更專業,合理安排上場時間,不會讓他被“榨干,每節時間分配均勻,既保護了體能,也讓他有持續發揮的空間,魯媒、滬媒則從山東青島的標簽和技術細節下手,魯媒看重他的年輕活力和不慫氣質,三次正面對抗都沒讓步,滬媒一邊認可他有三分、策應、護框的現代中鋒特質,一邊也指出他容易被假動作晃飛,吃了兩個犯規,體能和節奏還得練
說白了,楊瀚森的優勢和短板都被放大了,優點是現代中鋒的多面手,能護框能策應還能自主進攻,兼具身體和球商,劣勢則是對抗強度、經驗和節奏掌控還沒完全跟上,容易被老油條騙犯規,體能儲備有待提升,放在夏聯舞臺上,絕對是核心,但真正到了NBA常規賽,替補內線都能給他上強度,屆時壓力會完全不一樣,你說夏聯表現有多少含金量,這事一半看實力一半看對手,開拓者主帥賽后表揚他,認為找到了理想型中鋒,這話聽著美,但也別忘了,夏聯的主帥和輪換,和正式陣容完全是兩碼事
再說氛圍,開拓者夏聯陣容核心球員都在“找工作,內卷氣氛明顯,搶表現的欲望很強,空接都能出現兩人一起飛的畫面,但這一切都沒動搖楊瀚森的地位,說明他在戰術體系里確實被高度認可,更衣室氣氛也很融洽,這對一個剛到美國打球的年輕大中鋒來說,不是小事,很多國手出國打球第一關就是適應文化和團隊氣場,能順利融入,本身就是一項加分項
不過,冷靜點看,夏聯的舞臺就是“秀肌肉,真正的NBA生涯才剛剛開始,明天開拓者就要對陣灰熊,連續賽程是體能和心態的雙重考驗,楊瀚森能不能持續輸出,能不能在逆風局和更強對抗下繼續拿出高水準,這才是所有人真正關心的下一個看點,畢竟夏天的風終究要吹到冬天,NBA的殘酷和熱鬧,僅靠一場夏聯遠遠不夠
回到開頭的問題,楊瀚森這場球的表現,既是中國內線的一個縮影,也是NBA中鋒競爭環境的真實寫照,差距擺在這,但希望也在這,別被一場球捧上天,也別因為對手太菜就全盤否定,懂球的人都明白,夏聯的數據能看出潛力,但絕對不是最終答案,等常規賽真正開打,楊瀚森能否頂住壓力,打出預期,才是檢驗中國內線、也是他自己能否立足NBA的真正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