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中學正經歷一場悄然發生的教育蛻變。上海援青教師團隊通過“組團式”幫扶,為這所學校注入發展新動能。
針對學校管理碎片化問題,援青團隊牽頭編制《學校章程》,構建三年發展規劃,將零散制度整合為涵蓋教學評估、教師發展等的治理體系。
為破解教師專業發展瓶頸,六名援青教師每人結對指導兩名本地教師,在課題研究、教學設計等領域開展深度幫扶;同時設立“雙教研組長”機制,由上海教師與本地教研組長共同主導學科教研。這一模式成效顯著:學校課題申報實現“零突破”,目前累計9項省級、州級課題。
大武民族中學開辟了特色化辦學“新賽道”,這里擁有果洛唯一的藝術生“實踐實習基地”,和青海師大音樂學院、青海民大藝術學院達成藝術生合作培養協議,掛牌教學實踐基地,開展藝術類學生專業輔導課程以及考前點對點輔導講座。
目前,三所上海對口援建學校共同組建果洛州屬高中“三校聯盟”,圍繞教學改革、學校管理等開展深度合作。常途表示,三校聯盟的工作重心在培養教師隊伍,進一步發揮援青干部人才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為果洛教育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優質教師隊伍”。
看看新聞記者: 馬越,耿博陽
編輯: 馬越
責編: 丁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