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轉會市場一直不缺話題,最近這波“陳國豪去哪兒的爭奪戰(zhàn)就算不上什么大新聞,但背后這幾支球隊的角力,細品下來還真有點意思,這不,廣東男籃本來想補強內線,瞄準了北控的狀元陳國豪,結果風聲剛起,廣州隊立馬殺入局中,直接把轉會戲碼推上了新高潮,問題來了,北控到底是打算死磕到底,還是已經認清現(xiàn)實準備放人,廣東男籃是不是又要被“截胡一次,廣州隊這波操作又能不能真的賺到。
先說說陳國豪這人,別看他還沒在CBA打出多炸裂的數(shù)據(jù),能被這么多隊搶,靠的就是天賦和潛力,身為CUBAL狀元,身高臂展、內線腳步、籃下終結都有料,雖說在北控沒進主力輪換,但年輕、能拼、還有流量,放在大多數(shù)球隊,都是“值得押寶的級別,這也是為啥廣東、廣州都盯死他的原因,尤其是廣州隊,資金鏈剛緩過來,休賽期一口氣囤了那么多潛力股,明顯是想把年輕人都攢在手里,未來或者自用,或者直接變現(xiàn)賣高價,走的是典型的新銳路線,和老派豪門廣東的打法完全不是一路。
這波北控的操作其實挺尷尬,明面上給了陳國豪B類續(xù)約合同,拿到了匹配權,聽著挺穩(wěn),但說白了,球隊并不打算讓他成核心,甚至連輪換都進不去,純粹是“不舍得白送,但真遇到高價——比如廣州隊愿意開出550萬以上的年薪,北控基本就只能選擇放人,不然就是強留一個自己不用、又不賺錢的資產,純屬自己給自己添堵,這種操作在職業(yè)體育圈并不罕見,但真心沒啥性價比,北控管理層的算盤其實大家都懂,就是能“賣個價,能多賺一筆是一筆。
反觀廣東男籃這邊,最近幾年外線人丁興旺,內線卻明顯短板,杜鋒、朱芳雨一直想補個能拼能搶的內線,陳國豪無疑是個誘人的選項,可惜北控壓根不愿意和直接競爭對手做生意,畢竟季后賽廣東和北控是老冤家,一個補強就可能讓自己掉隊,誰愿意冒這個險,廣東只能看著陳國豪的肥肉被廣州隊端走,有點“望梅止渴的味道,球迷也只能調侃——總經理朱芳雨這次怕是又要“點贊回懟一波了。
廣州隊這次出手,倒是透出一股狠勁,前幾年賣走李炎哲、祝銘震、陳盈駿、郭凱、賈明儒,幾乎把核心一鍋端,換來一堆潛力股,這波又大手筆追陳國豪,怎么看都不像單純?yōu)檠a強,更像是資本運作,把優(yōu)質資產都攢在自家,等行情好或者別家急需時再倒手出貨,現(xiàn)實就是這么殘酷,CBA現(xiàn)在很多球隊都不敢學廣州這種“擺爛囤貨的模式,畢竟不是誰都能熬過資金鏈危機,大多數(shù)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廣州這波算是打了個樣,未來成敗都拭目以待。
當然,廣州隊這波要真能砸下超過550萬搶下陳國豪,短期內絕對不虧,畢竟陳國豪在廣州本地自帶商業(yè)流量,哪怕賽場還沒兌現(xiàn)全部天賦,光是人氣和球迷基礎就能回本一大半,何況球隊有一套成熟的“新星孵化—高價轉賣體系,陳國豪這種高順位、高潛力的球員,未來無論是自用還是賣給廣東、北控,都是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廣州隊管理層顯然是算得明明白白。
再說廣東男籃,想直接從北控挖人基本沒戲,北控寧可賣給廣州,也不愿意讓老對手補強,這也不難理解,季后賽一場定勝負,誰都不愿意給對方添武器,至于廣東和廣州之間的后續(xù)操作,倒是有戲,廣州手里一堆潛力股,比如王洪澤、陳家政、楊溢、黃明依、徐昕,都是廣東感興趣的對象,未來廣東真想要陳國豪,估計得用這些還沒打出來的新星去交換,徐杰、胡明軒這種基石肯定不會動,朱芳雨只會舍得小賭一把,不會豪賭全隊。
其實,這場關于陳國豪的爭奪戰(zhàn),說穿了就是CBA球隊不同思路、不同資源下的博弈,北控想賣高價、廣東想補短板、廣州想囤優(yōu)質資產,各有各的算盤,球員本人其實也挺無奈,畢竟在CBA這個環(huán)境下,天賦和流量有時候比真實能力還重要,誰能在正確時間、正確地點被正確球隊砸重金,誰就是大贏家。
最后,照目前的節(jié)奏看,廣東男籃想靠交易陳國豪補強內線,難度越來越大,廣州隊這波高價截胡,既是對北控的“釜底抽薪,也是對廣東的“釜底抽薪,誰都別想輕松補強,CBA的轉會市場,真不是誰家說了算,得看誰舍得下本,誰能熬到最后,球迷看熱鬧,管理層看門道,等哪天陳國豪真在廣州打出來,或者又被高價賣走,恐怕這場“截胡大戲還遠遠沒完,畢竟CBA從來不缺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