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升高,降水增多
蚊蟲日漸活躍
它們不僅送你一個個“紅包”,
更可能傳播致命疾病!
請各位市民注意防范!
01
蚊子傳播哪些病?
一只小小的蚊子,卻是多種傳染病的“中間商”!
【伊蚊:黃熱病、登革熱、基孔肯雅熱】
特征:伊蚊是一種中小型黑色蚊種,有銀白色斑紋,俗稱花斑蚊,素有“白領+骨干+精英”的稱號,有著卓越的飛行能力,通常只在孳生地周圍50-100米內活動。
伊蚊喜歡在白天吸人和動物的血液,通常日出前后1-2小時和日落前后2-3小時,都是伊蚊的叮咬高峰。幼蟲主要孳生在水培植物瓶、壇、罐、樹洞、竹洞等小型清積水中。
疾病傳播:伊蚊會傳染很多疾病。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已知12種伊蚊可傳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我省傳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主要是白紋伊蚊。臨床常見高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嚴重可危及生命。
基孔肯雅熱:主要通過伊蚊叮咬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人而傳播,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主要的傳播媒介。臨床以高熱、關節痛/關節炎,皮疹為主要癥狀。
黃熱病:是由黃熱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埃及伊蚊是主要傳播媒介。臨床癥狀以發燒、肌肉疼痛、頭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常見。接種黃熱病疫苗可預防。
寨卡病毒病:伊蚊傳播,臨床癥狀以急性起病的發熱、皮疹、頭痛等,對孕婦危害大,可導致新生兒小頭畸形。
【庫蚊:流行性乙型腦炎】
特征:庫蚊俗稱家蚊,室內最為常見的蚊子,體多呈黃棕色,翅上無花斑,觸須短,觸角與口器近等長,刺吸式口器。靜止時,身體與停落面平行。
庫蚊喜歡在夜間咬人吸血,幼蟲主要孳生在下水道、污水溝、洼地積水等污水中。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媒介是三帶喙庫蚊(外號“家蚊”)的一種,三帶喙庫蚊兼食人和動物血。豬、牛是其主要吸血對象,形態與其它家蚊的主要區別是喙中段有一白環。
疾病傳播:庫蚊能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絲蟲病等疾病。乙腦(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庫蚊傳播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多見于夏秋季,主要由三帶喙庫蚊叮咬傳播,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等。目前可接種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或乙型腦炎滅活疫苗預防。
【按蚊:瘧疾】
特征:按蚊別稱瘧蚊,體多呈灰色,翅有黑白花斑,刺吸式口器,停留時身體與停留面保持一角度。
中華按蚊喜歡在黎明時分攻擊人類。幼蟲主要孳生在稻田、荷塘、山溪等環境優雅的天然清水中;成蚊多分散躲在室外洞穴中,部分在居室、畜舍內越冬。
疾病傳播:按蚊是瘧疾和絲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瘧疾是一種經由按蚊叮咬導致瘧原蟲感染的疾病,表現為周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2019年,廣東省通過消除瘧疾的終審評估,但仍需要嚴防輸入性病例。
02
如何科學防蚊?
?清理積水
翻盆倒罐,清除蚊蟲孳生地
?安裝紗窗/蚊帳
安全又有效
?使用驅蚊產品
電蚊香液、電蚊拍等
? 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
? 涂抹含避蚊胺驅蚊液
? 避免在草叢、積水等蚊蟲多的環境逗留
03
出現這些癥狀,請及時就醫!
如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突發高熱(39℃以上)、關節痛、皮疹、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明顯疲乏,面、頸、胸部潮紅等相關癥狀,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并主動告知醫生近期的蚊蟲叮咬史和可能的旅行史(特別是去過國內外蚊媒傳染病流行地區),以便醫生及時診斷和治療。
來源:順德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編輯:盧驍婷
二審:黃秀嫻
三審:曹開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