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戴云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舉行“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新聞發布會。關于夏季蚊蟲傳播傳染病方面,廣東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李艷介紹,并非所有蚊子都會傳播疾病,能傳播傳染病的蚊子主要是會吸食人類血液且體內能夠攜帶病原體的蚊子,主要是伊蚊、庫蚊和按蚊。
廣東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李艷。封面新聞記者戴云 攝
“這3類蚊子能傳播80多種疾病,如伊蚊傳播登革熱等,庫蚊傳播乙腦,按蚊傳播瘧疾。”李艷表示,這些傳染病對人類的健康危害較大。目前,對我國尤其是南方省份來說,登革熱是更為關注的傳染病。
據介紹,登革熱由登革病毒感染導致,是經伊蚊(也叫花斑蚊)叮咬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登革熱在全球分布范圍廣,東南亞、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全年流行。我國常年有登革熱輸入病例報告,每年夏秋季在部分南方省份會發生本地傳播疫情。
感染登革病毒后患者有何典型癥狀?李艷介紹,主要表現為突起發熱,全身肌肉、骨骼及關節痛,皮疹,出血及白細胞減少等。大多數患者表現為無癥狀或者輕癥,少數發展為重癥登革熱,表現為嚴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臟器損傷,嚴重者甚至死亡。老人、孕婦以及患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基礎疾病患者感染登革病毒后,容易發展為重癥患者。
“在這里也提醒公眾,在登革熱流行季節,如果伊蚊分布地區的市民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發病前如有境外旅居史的,請主動告知接診醫生。如確診為登革熱,應當盡量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應有紗窗蚊帳,做好防蚊措施,防止蚊蟲叮咬傳播。如果居家治療,也需同樣做好防蚊措施。”李艷說。
此外,她還介紹了幾點生活中的防蚊滅蚊措施。
一是消除蚊蟲孳生地。滅蚊最有效的方法是翻盆倒罐、清理積水、清除雜物。尤其要注意定期清理花盆底盤、水桶、廢棄輪胎、瓶罐等積水容器;家中儲水容器要加蓋密封,確保陽臺或庭院排水系統通暢;家養水生植物建議至少每周換水刷洗一次,大型水池可放養食蚊魚類;及時清理樓道雜物、屋頂落葉垃圾堆放點等,尤其注意地下室、車庫等陰暗潮濕區域;配合做好公共區域的防蚊滅蚊工作。
二是加強個人防護。家庭住宅可安裝紗門、紗窗,睡眠時使用蚊帳,可使用電蚊拍、電蚊香、滅蚊噴霧罐等消滅成蚊;在4—11月蚊媒活躍季節前往公園、叢林區域時,建議穿淺色長袖衣褲,涂抹避蚊胺等驅蚊劑產品,但嬰幼兒請慎重使用,具體可參考產品說明書使用。如需前往東南亞、南美、非洲等蚊媒傳染病高發地區,應提前關注當地傳染病疫情,做好防蚊措施。
三是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從登革熱等蚊媒傳播疾病流行地區返回,或被蚊蟲叮咬后,如果出現發熱38℃以上,嚴重的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皮疹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并告知旅居史或蚊蟲叮咬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