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國家疾控局介紹,暑期人員流動增加、高溫多雨,結合傳染病流行規律和疫情監測數據,預計病媒生物傳染病、自然疫源性傳染病及腸道傳染病風險將有所上升。
當前,夏季蚊蟲進入活躍期,部分南方省份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本土疫情風險逐步升高,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蜱傳疾病在局部地區可能出現聚集性疫情。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瀉等腸道傳染病正值高發季節,需加強防范。呼吸道傳染病整體處于較低流行水平,新冠疫情預計進一步下降,流感等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強度較低。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潘力軍說,近期多地持續出現高溫悶熱“桑拿天”,中暑風險增加,癥狀包括頭暈、頭痛、惡心等。各年齡段人群均可能中暑,其中兒童、孕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戶外作業人員風險較高。
“若出現中暑癥狀,應立即轉移至陰涼處,用冰袋冷敷頸部、腋下等大血管部位,并少量多次補充含電解質飲品。”潘力軍提醒,如體溫超過40攝氏度并伴有意識模糊、抽搐等癥狀,可能為熱射病,需立即撥打120急救。
國家疾控局提醒,暑期高溫天氣頻發,公眾應關注該局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信息,通過預警信息識別風險等級。黃色預警時,一般人群盡量待在涼爽的室內,減少劇烈戶外活動;橙色預警時,兒童、孕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應避免外出,如必須外出需有人陪同;紅色預警時,戶外工作者需科學安排作業時間,備好防暑降溫用品,一旦出現不適立即停止工作,癥狀嚴重時應及時就醫。
近期,部分兒童出現皰疹性咽峽炎。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劉鋼表示,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該病癥可全年發生,其中春夏季為高發季節,學齡前兒童為易感人群。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皰疹性咽峽炎屬于自限性疾病,多數患兒預后良好,病程約5天左右可自愈。”劉鋼說,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萎靡、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應盡快就醫。
此外,全國多地進入主汛期,部分地區可能發生洪澇災害。國家疾控局建議受災地區居民加強健康監測,注意飲食飲水安全,做好個人防護。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柴嶸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