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聊天,一個HR朋友說:“哎呀,我們老板總覺得財務人死板,溝通也差,性格上都有點‘問題’。”
我聽了就笑了。你要真整一個八面玲瓏、情緒飽滿、隨時都能圓滑處理人情世故的財務——你老板敢用嗎?我看也不一定。
所以今天我想聊聊這個話題:
做財務,尤其是管理崗,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性格?
我自己干這行二十年了,說點兒肺腑之言,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性格:理智 + 審慎,不是冷漠,是有分寸
我最佩服的那類財務人,是那種看起來很安靜,但你別小看他,他心里有桿秤,拿數據說話,從來不靠情緒辦事。
你問他:“這個客戶還能不能放賬期?”
他看一眼報表,說:“連續兩季度逾期,信用已經降級了。“
一句話,不帶情緒,不夾私貨,干干凈凈。你聽完也服。
有些人覺得這種人“不近人情”。但我想說,有些崗位,真不能靠人情——財務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個公司里,大家都在爭、搶、跑的時候,財務的冷靜,就像一股涼風,能讓人停下來想一想:我們是真的在盈利嗎?預算還能撐多久?這項目到底值不值?
不是冷,而是清醒。
第二種性格:有原則,但不死板
財務做事講原則,這沒毛病。
你要是報銷沒流程、發票造假,制度一查出來,財務不追責,那他還怎么在這公司立足?
但說句不好聽的:
制度不是用來卡人的,是用來服務決策的。
有些財務人啊,把“堅持原則”當成擋箭牌,流程一板一眼地執行,誰說都不聽。
最后呢?公司效率低了,大家都繞著他走。你說這樣的堅持,是專業,還是固執?
所以我一直強調一句話——會計人員需要“剛性”,但財務經理人要有“判斷”。
看清背后的本質需求,懂得“為什么這樣設制度”,在不破底線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是更高階的能力。
制度可以復雜,但流程要讓人感覺“好用”。這,就是專業背后的溫度。
第三種性格:有氣場,有主張,不被人帶跑
講一個我親眼見過的場景——
一個老板在面試財務總監,聊了二十分鐘后,對我說:“這人專業可以,但太溫吞,Hold不住我們總層那幫'刺兒頭'。”
他用的詞是“Hold不住”。這太真實了。
做財務,說到底不是坐在電腦前做報表,而是要在一堆利益關系中找到平衡點,做決策建議、談風險、給老板兜底。
這時候,如果你連自己的觀點都說不出來,怕得罪人、不敢堅持原則,那怎么當參謀?怎么處理沖突?
老板不是要你脾氣大,但他希望你站出來,敢說“這個事不妥,我們得再評估”。
一句話:做財務,不需要你八面玲瓏,但你得“立得住”。
很多人誤會了財務人的性格,覺得“你們太軸”、“不夠通人情”、“不懂變通”。
但真的在這個崗位上待久了你就知道:
如果你太軟,人家會推著你做事;
如果你沒判斷,就會被流程反制;
如果你光堅持,不懂變通——那問題遲早爆。
所以,我說財務性格得像“鋼筋混凝土”:外面看起來冷靜克制,里面其實是有結構、有韌性的。
當然啦,這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如果你有不同想法,歡迎評論區里PK,我特別想聽聽大家的“性格血型圖”。
—— 這篇就寫到這兒,碼字不易,點個“在看”再走唄。
大志 簡介
企業財稅顧問 | 高級會計師 | 中國注冊稅務師
擁有20年豐富的財務管理實戰經驗,曾服務于中國企業500強及知名互聯網上市公司;
曾擔任上市公司、電商、制造業及物流集團的財務總監,具備跨行業、跨領域的深厚管理背景。
在財稅體系建設、預算與經營分析、業財融合實踐及稅務規劃等關鍵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實操經驗。
憑借扎實的財務基本功和卓越的戰略眼光,致力于幫助企業優化財務管理,提升綜合競爭力,推動業務持續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