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夏天的許昌街頭,胖東來超市生鮮區的隊伍依然從容。顧客手中印著 "不滿意就退貨" 的購物袋,藏著中國商業最樸素的密碼:當一家企業把誠信刻進骨髓,把員工幸福寫進章程,把顧客至上化作本能,它本應是商業世界的 "標準答案",卻成了被反復歌頌的 "道德模范"。當網友追問 "這樣的企業為何不多" 時,更扎心的疑問藏在深處:我們究竟丟失了怎樣的商業初心,才讓最基本的誠信成了稀缺的奢侈品?
一、反向致敬:誠信本是底色,為何成了壯舉?
胖東來的走紅,是一場沉默的 "反向致敬"。這個 1995 年誕生的零售企業,用近 30 年時間驗證了一個樸素真理:商業的本質是信任,信任的基石是誠信。
它的實踐本應是商業世界的日常:堅持 "無理由退貨"20 年,從未因惡意退貨虧損;給員工開當地 3 倍工資,配家屬醫療補貼,把 "員工幸福" 置于利潤之前;自建質檢中心拒絕灰色渠道,哪怕采購成本翻倍。這些《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與《勞動法》早已寫明的 "底線要求",如今卻成了需要被反復點贊的 "壯舉"—— 員工因多收 1 元錢,店長帶補償登門致歉;黃金自助稱重無人值守,卻鮮少出現少付漏付;顧客買了變質水果,不僅全額退款,還額外賠償 500 元。
這種 "正常" 的稀缺性,照見了商業文明的集體斷層。改革開放初期,"童叟無欺" 的老字號、"假一賠十" 的商販,構成了中國人對商業最原始的信任記憶。但隨著資本邏輯異化,"效率優先" 演變為 "利潤至上":奶茶店用植脂末冒充鮮奶,電商平臺縱容刷單,食品企業違規添加防腐劑…… 當誠信從 "必須堅守的底線" 變成 "可以計算的成本",我們失去的不僅是對某個品牌的信任,更是整個社會對商業的基本期待。
二、資本圍獵:為何堅守誠信的企業總在 "渡劫"?
胖東來的 "特殊",在于它拒絕成為資本游戲的棋子。當資本把商業簡化為 "流量 - 轉化 - 變現" 的數字游戲時,它偏要走一條 "反效率" 的路:拒絕盲目擴張,堅持 "開一家店活一家店";把 70% 股權分給核心員工,拒絕資本過度干預;在電商沖擊下,仍保留導購一對一服務。這些選擇,讓它成了資本眼中最危險的 "異數"。
資本的 "圍獵" 從未停止。輿論戰里,"胖東來工資虛高導致行業失衡"" 退貨政策養懶人 "等言論被刻意放大,試圖轉移公眾對" 誠信缺失 " 的關注;資本擠壓中,全國性連鎖超市用低于成本價 30% 的價格搶市場,投資機構以斷供要挾其修改經營模式;規則綁架下,部分政策執行向資本傾斜,讓它承擔比同行高 20% 的人力成本。甚至還有柴懟懟之類的網紅、自我標榜為經濟學家的宋清輝等跳梁小丑來以攻擊胖東來博取眼球和流量。
資本忌憚的,是胖東來證明了 "誠信可以盈利,道德能夠持續"。那些靠虛假宣傳、壓榨員工、壟斷市場獲利的企業,其 "成功" 本就建立在對誠信的踐踏之上。胖東來的存在,像一面鏡子照出資本主導的商業文明最丑陋的一面 —— 它的堅守,本身就是對 "資本至上" 邏輯的顛覆。
三、重建之路:讓誠信從 "勛章" 變回 "底色"
胖東來的故事,從來不是 "一個企業的成功",而是 "商業文明如何重生" 的啟示。當我們討論 "誠信缺失" 時,該反思的不是 "好人為何難做",而是 "壞人為何能橫行";當我們呼吁 "學習胖東來" 時,該改變的不是 "讓企業做慈善",而是 "讓誠信成為商業的最低門檻"。
這需要制度托底: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執行細則,讓 "退一賠三" 落地;建立企業信用黑名單,讓制假售假者終身禁入;推動 "員工權益保障" 立法,讓 "高福利" 從 "良心選擇" 變成 "法律義務"。
這需要社會覺醒:消費者用腳投票,對失信企業說 "不";媒體拒絕為資本操控的輿論背書,還原商業本真;勞動者勇敢維護權益,讓 "員工幸福" 成為評價企業的核心指標。
更需要我們為 "不妥協的胖東來" 鼓掌。當它因誠信被圍獵、因拒絕異化被誤解時,每一次支持都是在為商業文明的底線投票。它不是 "道德模范",而是 "守夜人"—— 守護著消費者的信任、員工的尊嚴,以及社會對 "好的商業" 最基本的期待。
2025 年的夏天,胖東來超市里 "不滿意就退貨" 的標語依然醒目。它不是噱頭,而是對商業本質的堅守,是對誠信價值的吶喊。愿有一天,誠信不再需要 "模范" 來證明,每一家企業都把誠信寫進章程,每一個勞動者都能在勞動中獲得尊嚴。那時,胖東來不再是孤島,而是商業文明本該有的樣子 —— 在那里,每一次交易都是安心,每一句承諾皆有回響。
文:學職健(北京)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羅金輝
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