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建三(河北懷來)
在西濕地朦朧的晨霧里,白鷺與朽木相遇,開啟一段自然絮語。
白鷺,那羽衣似揉碎的月光,鋪就一身素白。它靜靜佇立朽木之上,修長黑腿如古銅枝椏,撐起靈動身姿。尖喙若墨色筆鋒,在時光書頁輕觸,似要從朽木褶皺里,啄出歲月遺落的故事。
朽木,本是生命榮枯的見證者。曾幾何時,它也枝繁葉茂,承接日光月華,滋養鳥獸蟲鳴。風雨侵蝕、蟲蟻蛀蝕,讓它褪去蔥蘢,只剩殘軀。
可就在這衰敗里,新的生機密碼悄然藏起——或許是縫隙間蟄伏的蟲卵,正等溫度叩響蘇醒門鈴;或許是腐殖層里,真菌悄然編織養分網絡,為下一輪生命鋪軌。
白鷺俯身,喙尖探入朽木紋理,像在與舊時光對話。這一探,是生存本能驅使,探尋潛藏的食物;更是自然韻律里的互動,朽木以殘軀為箋,書寫供養饋贈,白鷺以啄尋為讀,領悟循環奧秘。
每一次喙與木的觸碰,都是生與死、榮與枯的輕聲和鳴,訴說著生態里沒有真正的“消逝”,只有能量以不同形態流轉,在腐朽中孕育新生,于探尋里延續生命。
這一幕探尋,是自然劇場的日常片段,卻藏著最本真的生命哲學:凋零不是終結,是另一場奔赴的序章。
探尋不止為果腹,更是參與、見證循環的旅程,讓我們懂得,敬畏每一絲衰敗里的倔強,珍視每一次相遇中的共生,方能領悟自然無盡的溫柔與力量。
濕地晨霧漸散,白鷺振翅,朽木仍立。觀白鷺朽木探尋有感:
霜衣振翅破云輕,朽木蒼顏歲月凝。
莫嘆榮枯皆有數,且聽風里自然聲。
2025.07.13
編輯:牛義信/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