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李村夜市旁的"老王菜館"關張那天,王先生把最后一塊"魯菜正宗"的木招牌摘下來時,指節因為用力泛著白。招牌背面還貼著2023年8月的股市交割單,愛康科技,2.5元每股,80萬股,合計200萬。那串數字像道疤,刻在他從飯店老板變成退市股持有者的路上。
那時的菜館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王先生掌勺,妻子管賬,主打辣炒蛤蜊和海菜包子,每到傍晚,夜市的人流會帶進來不少客人。但2023年春天起,隔壁接連開了三家網紅小吃店,王先生的菜館客流少了近一半,"以前一天能賣兩三千,后來連一千五都費勁"。他看著賬本上的房租和海鮮進貨單,第一次覺得這口顛了十幾年的鍋,快端不住了。
也是那段時間,常來喝啤酒的老鄭給他灌輸"股市翻身論"。老鄭說自己投了10萬進光伏板塊,三個月賺了6萬,"比你守著這小店強多了"。王先生起初沒當真,直到某天下午店里空無一人,他刷到愛康科技的新聞——這家曾經的光伏龍頭,股價從巔峰時的18元跌了兩年,當時正徘徊在2.5元左右。
"光伏是風口,國家一直扶持,這價跌得差不多了。"王先生翻遍了公司公告和股評分析,越看越覺得是機會。他覺得飯店生意已是強弩之末,不如賭一把大的。妻子哭著勸他"踏實做生意",他卻紅著眼反駁:"踏實?踏實能交得起下個月房租嗎?"
他動了真格。把菜館的流動資金、給女兒準備的嫁妝,甚至找親戚借了50萬,湊夠200萬,在2023年8月15日那天,以2.5元的價格全倉買入愛康科技。下單時他手都在抖,心里卻燃著勁:"等漲到5塊,就賺200萬,到時候盤下隔壁的店,擴大規模!"
可現實沒按劇本走。買入之后,愛康科技就因違規擔保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應聲下跌。王先生安慰自己"是短期波動",可緊接著,公司三季度財報爆出巨虧,股價開始斷崖式下跌——不是一天跌一點,而是直接跌停。
第一個跌停,股價2.25元,他想"等反彈";
第十個跌停,股價0.89元,他開始失眠,炒菜時把鹽當成糖;
第二十個跌停,股價0.43元,菜館因拖欠房租被房東鎖了門,他卻盯著屏幕念叨"快到底了";
第三十一個跌停,股價0.37元,交易所公告彈出:愛康科技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終止上市。
那天下午,王先生坐在菜館門口的臺階上,手里的手機屏幕還停留在交易頁面。200萬本金,只剩不到30萬。他想起剛開菜館時,自己騎著三輪車去漁港挑海鮮,凌晨四點的海風帶著腥味,卻讓他覺得渾身是勁;想起女兒小時候在店里跑,客人逗她"長大了接爸爸的班";想起妻子昨晚收拾行李時說的話:"我們回山東老家吧,至少有口飯吃。"
遠處的夜市又熱鬧起來,網紅店的喇叭喊著"買一送一"。王先生摸出煙盒,空的,他站起身,拍了拍滿是灰塵的褲子,最后看了眼緊閉的店門——就像看了眼那個在2.5元時堅信"抄底必勝"的自己,終究沒能等來反彈的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