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古嘉偉
華盛頓時間2025年7月1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將對歐盟和墨西哥輸美商品全面加征30%關稅,理由是“保護美國經濟利益”和“糾正長期貿易不平衡”。這一決定迅速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彈,歐盟與墨西哥均表示將采取報復性措施。市場擔憂全球貿易本就緊張的局勢可能進一步升級。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此次關稅政策覆蓋范圍廣泛,將涉及汽車、機械、農產品等多個重要領域。特朗普在致墨西哥領導人的信中承認,墨西哥在阻止非法移民和芬太尼流入美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墨西哥所做得還不夠。“數十年來,歐盟和墨西哥一直在貿易上占美國的便宜,現在是時候讓我們的工人和產業獲得公平待遇。”特朗普補充道。
特朗普在給歐盟的信中寫道:“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討論與歐盟的貿易關系,我們得出結論,我們必須擺脫由你們的關稅、非關稅政策和貿易壁壘造成的長期、巨大且持續的貿易逆差。”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布魯塞爾緊急回應稱,歐盟絕不會接受單邊懲罰性關稅,并正在考慮對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同時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法國總統馬克龍則批評這樣的舉動是破壞跨大西洋合作的經濟民族主義。
墨西哥經濟部發布聲明,稱新關稅毫無道理且違反自由貿易原則,并發出可能對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產品采取對等措施的警告。
市場反應迅速而劇烈,歐洲股市應聲下跌,美國企業擔憂成本上升使國內物價上漲。雖然中國未被納入本輪關稅清單,但亞太地區出口商仍可能受到間接影響,澳大利亞礦產和農產品對美出口或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在美國國內,反應呈現明顯分化。制造業州議員和工會領袖表示支持,認為此舉將提振本土就業,但零售商協會和農業團體則警告,報復性關稅將會損害美國出口,尤其是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并認為特朗普此時宣布關稅政策可能帶有政治目的,意在鞏固其對“美國優先”的支持。
回顧2018年特朗普發起的全球關稅戰,最終導致美國消費者承擔近500億美元額外成本。此次更高稅率的關稅政策若長期實施,可能引發更嚴重的通貨膨脹和供應鏈混亂。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歐盟仍準備繼續努力在 8 月 1 日前達成協議。她繼續說道:“世界上很少有經濟體的開放程度和對公平貿易慣例的遵守程度能與歐盟相媲美,我們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歐盟的利益,包括在必要時采取相應的對策。”
注: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