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熱到發燙的2025年,張雪峰又潑冷水了:市場營銷、設計、學前教育的本科畢業生拿著過萬月薪時,讀研的同學還在實驗室耗著——職業選擇根本不是學歷競賽,跟風考研才是真坑。
這話專治迷茫大學生。
企業要的是能打仗的兵。
營銷崗本科起薪八千起步,三年實戰磨出的客戶資源和策劃能力,比研究生文憑值錢多了。
設計行業更明顯,大廠招聘直接看作品集厚度,學歷欄基本掃一眼。
某招聘平臺數據顯示,2025年視覺設計師崗位里76%明確要求"本科及以上",但備注欄都寫著"附作品集優先"。我表弟本科畢業就進4A公司,帶他的總監是大專學歷,人家服務過蘋果的案例比學歷證書閃亮多了。
連護理專業都在變天。三甲醫院招聘簡章寫著"本科及以上",但護理部主任私下說,招人就看靜脈穿刺成功率和夜班扛不扛得住。有護士證加兩年急診經驗,比研究生沒碰過針頭的強十倍。張雪峰最近直播提到,某省三甲醫院護理崗去年錄取名單里,本科生占比83%,護齡三年以上的轉正薪資反超應屆碩士。
理論型專業更是考研重災區。哲學、教育學考研分數線卷到400分都危險,結果畢業發現教師編制早飽和了。2025年教師公招報錄比沖到38:1,某區教育局窗口貼著"研究生學歷不加分"的告示。更扎心的是材料、生物學研究生,實驗室泡五年出來,起薪還沒隔壁程序猿本科高。麥可思報告說這幾個專業研究生畢業三年內轉行率超45%,純純資源錯配。
別被"學歷通脹"忽悠瘸了。學前教育本科生在高端幼兒園吃香得很,家長看的是老師能不能帶娃做火箭模型,不是看學位證書。酒店管理畢業直接進連鎖集團管培生計劃,三年當店長的比比皆是。張雪峰上周剛舉例子:某旅游管理本科在迪士尼實習轉正,現在管著一個園區,讀研的同學還在改論文查重率。
早入局就是硬道理。考研成本早不是秘密:三年時間加十幾萬學費,換來的可能是錯過行業上升期。設計專業跟著AI浪潮轉型的黃金期就這兩三年,等研究生畢業風口早過了。市場營銷更是如此,直播電商玩法三個月一迭代,課堂案例永遠追不上實戰。有這時間不如多攢幾個項目經驗,職場賽道比考場殘酷但也公平——這里只認解決問題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