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7月12日報道,加州一條曾被認為穩定的主要斷層正悄然在居民區、學校下方發生位移,可能毫無預警地引發強震。
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研究顯示,舊金山灣區康科德斷層因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持續的構造運動而處于活躍狀態。該斷層一段名為馬迪根大道支脈的區域綿延20公里,貫穿核桃溪市與康科德市,從戴維山附近的北門路延伸至蘇遜灣——這一區域居住著超30萬人口。
研究表明,若康科德斷層發生破裂,基于其長度可能引發6.7級或更強烈地震。斷層是地殼中巖層緩慢移動形成的斷裂帶,若這種移動突然斷裂,便會觸發極具破壞力的地震。
地震學家發現,該斷層實際位置較此前測繪結果向西偏移約396米,直接威脅到居民住宅和一所小學的安全。自瓦萊維德小學附近的人行道建成以來已偏移近18厘米,這明確顯示居民腳下的地面正在持續移動。
“我們此前對斷層活躍區域的定位存在偏差。”研究指出,這一發現意味著數十萬人可能正生活在或工作于一顆“地震定時炸彈”之上。
專家警告稱,整個東灣地區均面臨風險,尤其該斷層已被證實正在無緩沖帶或開放空間的城區緩慢移動。美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學家杰西·維爾梅爾向《舊金山紀事報》表示:“許多受訪者反映房屋庭院變形、水管破裂等斷層蠕動的典型影響。”
盡管斷層蠕動速度緩慢難以察覺,但數十年間已造成道路開裂、房屋損毀和管道變形。此前人們認為斷層蠕動僅發生在北部馬丁內斯市阿克米垃圾填埋場附近區域。但發表在《美國地震學會通報》上的這項新研究證實,南部7.1公里長的斷層段也在發生滑動。
過去60年間,部分混凝土路緣在無聲無息中發生側向位移,揭示了人口稠密區隱藏的地質運動。研究人員還發現斷層以每年約3毫米的穩定速率移動,與北部斷層段的記錄數據一致。
為確認斷層移動,美國地質調查局科學家考察了30余處路緣、人行道和道路出現裂縫或錯位的地點,通過實地勘測、衛星數據和歷史建筑記錄追蹤地面長期位移軌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羅蘭·伯格曼向《新聞周刊》表示:“知道在高度城市化區域確定斷層準確位置至關重要,原有地質測繪遺漏了當前活躍的斷層支脈。”
盡管蠕動斷層有時能通過緩慢釋放壓力減小未來地震規模,但專家指出康科德斷層的真實危險性仍不明確。伯格曼稱:“我們尚不清楚蠕動的深度范圍,這加劇了斷層的地震不確定性。”
1955年,康科德斷層發生的5.4級地震造成約100萬美元損失(相當于現今約1200萬美元)。
目前,近30萬居民居住在這條“沉睡巨獸”斷層之上,每日還有更多人通過橫跨斷層的公路、鐵路和輸水管線。
進一步研究正在開展,以確定周邊是否存在其他未記錄的斷層支脈,這意味著東灣地區的地震風險可能比當前認知更為復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