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擦桌子等日常活動時容易呼吸急促、肌肉酸軟,說明您可能需要增強肌力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部呼吸治療師、康復治療師吳佳夢,在直播間清晰地點出肌力下降的早期信號。她話音未落,評論區(qū)立刻活躍起來,觀眾朋友們紛紛“對號入座”。()
那么,如何把“流失的力氣”找回來呢?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節(jié)目“如何給呼吸‘添把力’?分步教學居家鍛煉技巧”中,吳老師親自上陣,分解示范實用的鍛煉方法,帶大家掌握主要肌群的針對性訓練。
第一部分:上肢肌力訓練
建議大家在正式開練前,先完成10-15次的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并且緩慢轉動腳踝、手腕、頸部、肩膀、軀干輕微扭轉作為熱身,之后就可以開練了。
一、“毛巾操”
1、準備一條長度適中的毛巾,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或稍寬站立,膝蓋微屈,保持身體穩(wěn)定;
2、保持脊柱自然中立位,目視前方;
3、雙手握住毛巾兩端,雙手間距應略寬于肩寬,為下拉動作提供足夠的行程空間;
4、手臂上伸,自然伸直,挺胸直背,收緊腹部;
5、以肘部為引導,緩慢向下拉,感受肩胛骨向脊柱和地面靠攏,而不是單純用手臂下拉毛巾;
6、將毛巾向下拉至接近肩胛骨的水平高度,具體高度根據(jù)個人柔韌性和感受調整;
7、全程保持核心穩(wěn)定,腰背持續(xù)挺直,避免身體前后晃動或聳肩。
二、彈力帶坐姿劃船
1、準備一把穩(wěn)固的椅子和一根中等阻力的彈力帶(阻力可根據(jù)個人能力調整);
2、坐在椅子上,可以輕輕靠住椅背,將彈力帶中段置于足部,雙手握住彈力帶;
3、背部肌肉發(fā)力,將彈力帶向后拉,兩側肩胛骨向脊柱中線靠攏;
4、肩胛骨充分收緊時,在此位置短暫停頓1-2秒,感受背部肌肉的收縮感;
5、吸氣,有控制地、緩慢地將雙臂沿原軌跡向前送回起始位置。
三、水瓶訓練
1、準備幾瓶不同容量的礦泉水,比如350毫升、500毫升、1.5升,初始訓練建議從最輕重量開始,甚至可以先徒手練習掌握正確動作模式;
2、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或坐在穩(wěn)固的椅子上,核心微微收緊,腰背自然挺直,保持身體穩(wěn)定;
3、先做肩關節(jié)外展,單手握住一個礦泉水瓶,手臂自然下垂于體側,掌心朝向身體,保持肘關節(jié)伸直或微屈,手臂向身體外側抬起,盡量抬高手臂;
4、接著做肩關節(jié)前屈,保持肘關節(jié)伸直或微屈,手臂向前方抬起,盡量抬高手臂;
5、然后是肩關節(jié)后伸,肘關節(jié)伸直或微屈,手臂向后方抬起;
6、再做肘關節(jié)屈曲,保持大臂固定不動,僅彎曲肘關節(jié),將礦泉水瓶向上舉起靠近肩膀,再緩慢放下至起始位置,感受上臂前側肌肉收縮;
7、肘關節(jié)伸展也不可忽視,不過是需要再次用到彈力帶,把彈力帶放在身后,一只手固定住彈力帶,上方的手做彎曲動作,感受肱三頭肌發(fā)力。
第二部分:下肢肌力訓練
一、站立位側方抬腿
1、身體側立于一把穩(wěn)固的椅子旁,靠近椅子的手輕輕扶住椅背;
2、雙腳微微分開,腳尖朝前,保持身體直立,脊柱自然伸展,核心微微收緊,目視前方;
3、保持軀干穩(wěn)定不動,將遠離椅子的那條腿緩慢、有控制地向身體側方抬起;
4、為了增加訓練強度,可以將一根彈力帶套在靠近膝蓋的上方,如果手頭只有長條彈力帶,可以將其兩端打一個牢固的結,形成一個閉環(huán)后再套在腿上使用,在彈力帶的阻力下,重復上述側抬腿動作。
二、坐姿抬腿
1、坐在椅面,全腳掌平穩(wěn)踩實地面;
2、緩慢、有控制地將一側腳抬離地面;
3、伸直該側膝關節(jié),直至腿幾乎與地面平行,或者根據(jù)自身能力達到最大舒適伸展位;
4、腳尖可略微向上勾起,有助于感受股四頭肌發(fā)力。
5、對于基礎較好、需要增加訓練強度的患者,可以在腳踝的位置用彈力繃帶或者血壓袖帶綁一小瓶礦泉水,從而增加抬腿的阻力。
三、床上抬腿
1、平躺于瑜伽墊或硬板床上,身體完全放松,雙腿伸直并攏,腳尖自然放松指向天花板;
2、雙臂自然放于身體兩側,掌心向下,或輕輕置于腹部以輔助感受核心穩(wěn)定;
3、保持目標腿伸直,緩慢、有控制地將腿抬離墊面;
4、主要依靠髖關節(jié)屈曲,由髖部前側的髂腰肌和股直肌主動收縮帶動整條腿抬起;
5、抬腿高度以能保持骨盆穩(wěn)定、腰椎不離開墊面、無代償為前提。
第三部分:核心肌力訓練
一、橋式
1、仰臥位雙臂放在身體兩側,全腳掌落地支撐,腳后跟距離臀部約為一個腳掌,雙腳間距與髖同寬,保證膝關節(jié)對準腳尖方向,不要內扣或外展,身體處于放松且穩(wěn)定的狀態(tài);
2、收緊核心,先收緊腹部,感受腹部肌肉的收縮,為后續(xù)動作提供穩(wěn)定的基礎;
3、用力夾緊臀部,將臀大肌充分激活,為臀橋動作提供主要動力;
4、按照臀部-胸椎-肩胛的順序,逐步抬離地面,只剩肩與地面形成支撐,過程中要充分感受臀大肌發(fā)力,注意不要做成拱腰;
5、保證膝、髖、肩三點在同一直線上,維持腹部和臀部發(fā)力,持續(xù)約10-15秒;
6、臀部要有控制地緩慢下降,回到起始位置,重復動作,每次練習可重復5-10次;
7、上升發(fā)力階段快速吐氣,下降放松階段緩慢吸氣,比如一個動作可在7秒左右完成,上升階段1秒,頂峰保持3秒,下降3秒。
二、空中蹬自行車
1、平躺于瑜伽墊或硬板床上,身體完全放松,雙腿伸直并攏,腳尖自然放松指向天花板;
2、雙臂自然放于身體兩側,掌心向下,或輕輕置于腹部以輔助感受核心穩(wěn)定;
3、抬起雙腿向上,保持大小腿90度,核心收緊,大腿垂直地面;
4、髖關節(jié)從屈曲狀態(tài)(大腿靠近胸)向伸展方向運動(腿向前下方移動);
5、膝關節(jié)從彎曲約90度狀態(tài)逐漸伸直;
6、當?shù)派焱冉咏熘睍r,同步開始回收另一條腿(即起始時彎曲靠近胸部的腿),回收腿的膝蓋沿弧線向胸部方向拉回;
7、兩腿動作應流暢、連貫、交替進行,形成類似空中騎自行車的連續(xù)圓形運動軌跡,想象雙腿在畫兩個平滑、協(xié)調的橢圓。
以上訓練結束后,請重復呼吸練習、輕柔拉伸演示過的肌群,幫助適度疲勞的肌肉更快恢復。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吳佳夢
呼吸治療師、康復治療師,就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部,于2020年獲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頒發(fā)的呼吸康復證書,于2021年獲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頒發(fā)的呼吸治療證書,承擔全國呼吸支持專項技術規(guī)范化培訓班、301呼吸疾病高峰論壇部分板塊的講者任務,參與多篇呼吸康復指南及專家共識撰寫,對重癥超聲、肌骨超聲、EIT、ECMO、重癥康復、肺移植康復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
本文完
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y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yī)療依據(jù)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