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正式宣布,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將于7月15日在天津隆重舉行。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應王毅外長的誠摯邀請,印度外長蘇杰生將結合此次會議對中國展開訪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印邊境局勢的復雜因素,印度外長已有長達5年未曾踏上中國的土地。此次蘇杰生外長的到訪,或許主要聚焦于兩個關鍵領域:稀土資源與關稅政策。
中國作為全球稀土領域的關鍵力量,近期全面強化了對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這一舉措的初衷,很大程度是為了應對美國在關稅領域的一系列動作,旨在維護自身的戰略資源安全與產業利益。
由于中國在稀土產業鏈中的絕對控制地位,使印度的稀土來源受到影響,其中汽車制造商們更是首當其沖,陷入了痛苦的困境之中。印度的汽車產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鮮為人知的是,印度汽車行業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極深。
中國在全球稀土加工產能中占據著主導地位,高達90%以上的加工份額,使得中國生產的稀土永磁體等關鍵材料,成為印度汽車制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變速器等關鍵部件,到新興電動汽車的電機、電池等核心技術領域,稀土永磁體的身影無處不在,其對提升汽車性能、降低能耗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隨著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收緊,印度眾多企業面臨著稀土永磁體短缺的嚴峻挑戰,這直接導致了許多車企的生產線被迫減速甚至停產。據印度媒體報道,若稀土永磁體短缺問題在短期內無法得到妥善解決,多家汽車制造商可能從8月起將不得不面臨全面停產的絕境。這對于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雄心勃勃欲想在全球汽車市場進一步拓展版圖的印度汽車產業而言,無疑是一沉重的打擊。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和印度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協會,已緊急呼吁政府介入,期望通過外交途徑與中國進行積極溝通,尋求穩定的稀土供應解決方案。
在關稅問題上,印度同樣面臨著復雜的局面。印度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規模龐大,中國長期穩居印度最大貿易伙伴的寶座。然而,在復雜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博弈背景下,雙方貿易關系也時常面臨一些波折。
印度國內部分產業對中國產品的高關稅政策,一方面,是想保護本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過程中的一些困境與訴求。但這種高關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雙方貿易的進一步拓展與深化,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了市場的活力與效率。印度在此時加強與中國在關稅問題上的溝通,或期望借鑒中國應對美國關稅壓力的經驗與策略。畢竟,中國是目前成功抵御美方關稅壓力,并在談判桌上促使美方做出重大讓步的國家。
此次印度外長訪華,無疑為雙方就稀土供應和關稅政策等關鍵問題展開深入對話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從印度方面來看,穩定的稀土供應對于其汽車產業乃至整個制造業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而合理調整關稅政策,也有助于促進雙邊貿易的健康、平衡發展,為印度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對于中國而言,與印度展開對話,有助于管控邊境局勢,推動雙邊關系重回正軌,同時,在國際經貿合作等領域尋求更多共識。雙方如何在稀土與關稅等敏感問題上進行有效溝通、達成何種成果,不僅關乎中印兩國的經濟利益與外交關系走向,也將對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格局與政治生態產生一定影響,國際社會正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