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嫩的蝦蟹、肥美的貝類,用高度白酒腌制后,配上香菜、小米辣、蒜末等調成的蘸料,再冷藏一段時間后直接生食……炎熱的天氣,讓撈汁、生腌等網紅美食的購買熱度直接飆升。然而,這些美味的背后,可能隱藏著健康風險。
2023年12月,上海市政府頒布《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禁止生產經營食品品種的通告》(滬府規(guī)〔2023〕15號),其中明文規(guī)定:“禁止在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環(huán)節(jié)制售一礬海蜇、二礬海蜇,經營自行添加亞硝酸鹽的食品,經營自行加工的熗蝦和生制的醉蝦、醉蟹、醉蟛蜞、咸蟹、醉泥螺。”
上海市市場監(jiān)管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被禁的主要原因是蝦蟹寄生蟲、致病菌感染率高,生食蝦、蟹食品安全風險大。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環(huán)節(jié)采用糟醉、鹽漬、腌制等工藝一般不能達到完全殺滅寄生蟲、致病菌的效果。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醉制水產品”(熗蝦、醉蝦、醉蟹、醉蟛蜞、咸蟹和醉泥螺)等指在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環(huán)節(jié),以鮮、凍動物性水產品為原料,直接采用糟醉、鹽漬、腌制等工藝,不經加熱熟制即供直接食用的水產制品。不包括將水產品加熱熟制后再進行糟醉、鹽漬、腌制的水產品制品,也不包括食品生產企業(yè)生產的預包裝生制水產品。
“根據市政府頒布的通告規(guī)定,餐飲服務單位加工經營熟制的醉制水產品,或采購食品生產企業(yè)生產的預包裝即食水產制品,是允許的。不過,制作的店家必須在食品經營許可上取得‘生食類食品制售許可’。”一位一線市場監(jiān)管執(zhí)法人員告訴記者,熟制的醉制水產品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熟腌”,而食品生產企業(yè)生產的預包裝即食水產制品,不是簡單的套個外包裝袋或者塑封袋,而是根據我國制定實施的《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動物性水產制品》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有相應的生產工藝和標準要求,產品要經過出廠檢驗合格的。
“我們在平時的執(zhí)法檢查里,碰到‘醉制水產品’的檢查,主要看兩方面,一是原料品種,二是制作工藝。”該執(zhí)法人員表示,一般不在禁食范圍的海產品,是允許的,河鮮是不可以生食的。而工藝主要看制作的環(huán)節(jié)、環(huán)境是否會受到污染。“即便有些‘生腌’食品經過嚴格的處理和腌制,可以殺滅一部分細菌和寄生蟲,但并不能完全保證其安全性。畢竟,食品安全總是存在風險點的,還是建議大家煮熟了吃。”
原標題:《撈汁、生腌等“夏日爆款”美食,美味背后可能隱藏著健康風險》
欄目編輯:葉薇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裘穎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