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肖冬陽)創新實踐:從理論到水中實訓。“原來憋氣時這么難受,我再也不敢偷偷下河玩了!”7月8日下午,一名留守兒童在完成“溺水漂浮”練習后感嘆道。當天,東安縣端橋鋪鎮聯合湖南師范大學“三下鄉”團隊,在弘飛農莊游泳館內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防溺水實踐教育活動。
活動現場,2名專業救生員與社會指導員帶領近70名學生和家長,首次將課堂延伸至真實水域環境:從救生衣穿戴、安全繩拋投到竹竿救援演示,再到模擬溺水情境下的仰漂、借物浮水等自救技巧,參與者通過“情景體驗+技能實操”深度掌握應急本領。同時通過發放防溺水宣傳單、帶領全體參與者朗讀“六不準”與“兩會”安全條例等方式,將條文轉化為集體記憶。
精準施策:破解鄉村防溺水痛點。一是精準鎖定防護重點。針對留守兒童和暑期學生等高風險群體,結合前期摸排的51處重點水域(已新增救生設備204件、設置警示標識79處),量身定制防溺水課程。通過引入本地真實溺水案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切實增強警示教育實效。二是校地聯動補強專業短板。充分發揮湖南師大體育學院專業優勢,以“錯誤演示—糾正教學—實戰演練”三步教學法,幫助學生掌握技能。三是構建智能防控網絡。今年來,該鎮整合多方資源,打造"人防+技防+聯防"的立體防護體系:組建專職巡查隊伍,在重點水域布設數字鄉村智能監控系統,實現危險行為自動識別、實時預警;同時建立家校聯動機制,通過智能平臺及時推送預警信息,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長效守護:織密安全防護網。“單次演練只是起點,防溺水需要日日深耕。”本次活動是端橋鋪鎮暑期防溺水專項行動的關鍵一環。今年以來,端橋鋪鎮組建巡邏隊開展拉網式排查7次,整改隱患23處,同時構建“三級包保”責任網,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讓危險無處遁形。
下一步,端橋鋪鎮將繼續推廣“理論+實踐”的教育模式,聯合學校開展入戶走訪,通過“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活動,強化“四知道”監護責任,讓安全防線牢牢扎根家庭和村社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