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灘區創新棚改機制實現群眾“安居夢”
冷水灘區老城區中,低矮的舊房在風雨中沉默矗立,歲月侵蝕下,屋頂漏下的雨滴在屋內角落留下斑駁痕跡。居民們日日穿行于狹窄、潮濕的巷道,每一滴雨水都滲入他們期盼改變的心底深處。安居之夢,于此處顯得格外沉重卻又無比清晰。
近年來,冷水灘區直面棚改難題,將“陽光安置”作為破局之鑰,用公開透明的機制將沉甸甸的民生期盼托舉為現實。全區棚改項目累計讓超過3000戶居民走出老舊危房,15個安置小區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當第3000份安置協議簽下時,政策陽光終于徹底照亮了老城區每一處角落。
**陽光普照,照亮安居之路**
冷水灘區委區政府深知,棚改的核心是“公”字為先。為徹底消除群眾對“暗箱操作”的疑慮,冷水灘創新推行“三榜公示”制度,如同將安置全程置于陽光之下。從最初的入戶摸底、面積確認,到最終的安置方案、選房順序,每一環節都一絲不茍張貼于社區公告欄,接受所有目光的審視與監督。
“你看,這上面清清楚楚,我家該得多少面積,能選哪類房,明明白白!”年過七旬的李大爺手指公告欄,話語中滿是踏實與信任。這公開透明的制度,讓百姓告別了猜忌與不安,每一份公示都是一次莊嚴的承諾,每一處細節皆成為安置工作公信力的牢固基石。
**心系百姓,情暖回遷之路**
政策暖陽之下,更有干部們用腳步丈量民情、以行動排解民憂。區委主要領導多次深入項目一線,現場辦公。在鳳凰家園安置小區建設的關鍵階段,區委書記張曉亮冒雨踏勘工地,召集相關單位負責人,就地解決供水管網鋪設的瓶頸問題,為工程按下了加速鍵。
安置工作遠非“一搬了之”。冷水灘區在安置小區規劃之初,就堅持“群眾點單”理念。戶型設計階段,工作人員帶著多種方案反復征詢回遷戶意見,努力讓每一扇門后都安放著合意的煙火人間。搬入新居只是起點,冷水灘區更致力于讓“安置”升級為“宜居”——新建的配套學校、社區醫院、便民超市讓回遷居民生活半徑內盡享便利,社區服務中心內,醫保社保辦理、就業信息發布等窗口前,工作人員的微笑服務,讓“安心”二字落到了日常細微之處。正如居民劉大姐感慨:“沒想到,從舊房子搬進新小區,不僅沒花冤枉錢,孩子上學近了,老人看病方便了,連買菜都就在樓下,心真正落到肚子里了!”
**民心所向,共筑和諧家園**
“陽光安置”如春風化雨,讓“憂居”變為“優居”,更讓民心在溫暖中凝聚。最近一次民意調查顯示,冷水灘區棚改安置工作的群眾滿意率高達98%。“以前總擔心吃虧,現在全程看得見,干部還常來問難處,心里暖和又踏實!”李大爺的話,道出了眾多回遷戶共同的心聲。
一把把新居鑰匙,不僅打開了嶄新生活之門,更成為連接黨心民心的橋梁通行證。這鑰匙背后,是冷水灘區對“人民至上”理念的深刻理解與實踐,是“陽光安置”機制下干群關系水乳交融的生動見證。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冷水灘區以“陽光安置”這把鑰匙,不僅打開了千家萬戶安居樂業的大門,更打開了群眾對黨和政府信任的心門。這扇門內,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人民至上”理念在基層沃土上綻放的最溫暖花朵。安居與安心,在這里成為一曲和諧共鳴的動人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