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青少年暑期安全意識,普及特種設備安全知識,7月9日,天目西路市場監管所走進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為愛心暑托班的孩子們帶來“小小電梯探險家,安全乘梯小衛士”主題安全教育課。
寓教于樂:從理論到實踐的沉浸式課堂
“什么是電梯?”“電梯有什么作用?”課程伊始,工作人員以兩個問題為切入點,結合動畫課件和實物照片,向孩子們講解了電梯的基本分類和運行原理。“乘梯前的安全小檢查”環節,小朋友們化身“安全小偵探”,找出圖片中“扶梯逆行”“電瓶車進電梯”“電梯里嬉戲打鬧”等危險行為,現場討論熱烈,錯誤行為被一一“揪出”。
為強化記憶,工作人員帶領孩子們齊聲朗讀“三要三不要”安全口訣:要站穩扶好、要看清方向、要聽指令;不要蹦跳打鬧、不要倚靠門或扶手帶、不要亂按按鈕。朗朗上口的口訣,讓孩子們迅速掌握了乘梯要點。隨后播放的《電梯扶梯安全知識》宣傳片中,卡通角色的演繹,直觀呈現了不規范乘梯的后果,引發孩子們陣陣驚呼:“原來乘坐電梯時不能這樣做!”
互動答疑:從困惑到認知的成長躍遷
講解結束后,孩子們充滿了疑問與好奇,“老師,如果電梯突然下墜怎么辦?”一個聲音率先發問?!叭绻魂P在電梯里了,會有生命危險嗎?”又一個問題緊隨其后。工作人員結合多年監管累積的豐富經驗,化抽象知識為具體行動指南,一一解答小朋友們的問題,同時糾正了“被關在電梯里會窒息”等常見誤區。
一位小朋友恍然大悟,他說:“哦!我明白了!上次電梯抖了幾下,我嚇得快哭了,現在知道我怎么做了!”他的話引起了小伙伴們的共鳴,紛紛表示回家要告訴爸爸媽媽這些重要的知識?,F場氛圍熱烈,孩子們的乘梯安全知識在互動交流中悄然增長。
長效護航:從校園到家庭的“種子效應”
暑期是兒童意外傷害高發期,電梯安全科普更是“特種設備安全進校園”活動的重要一環,一堂課的時間雖短,卻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安全的種子。通過新穎的科普形式,將枯燥的法律法規轉化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探險之旅,既彰顯了基層市場監管部門的責任與擔當,也為特種設備社會共治的構建提供了范本。通過“小手拉大手”形式,不僅填補了孩子們的知識盲區,更萌發了安全的種子,孩子們將成為“小老師”“小衛士”,把正確的乘梯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推動安全理念向家庭和社會傳遞,共同營造安全的乘梯環境。
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下一步,天目西路市場監管所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繼續創新宣傳形式,持續深化與學校、社區的合作,以特種設備安全演練等更加多元化的形式,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同時,也將針對轄區特色,繼續加強公共場所電梯安全檢查,進一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深化社會共治與公眾參與,確保轄區特種設備安全有序運行。
(資料來源:天目西路街道)
上觀號作者:上海靜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