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主簿君
604分,浙江考生賀顯貽選擇武漢高職定向培養軍士。
網友炸了。
“太可惜了!”“走彎路!”“身邊沒人指導!”
一片惋惜聲中,大家都在替這姑娘著急。
但真的可惜嗎?
我看未必。
網友們自作聰明的建議背后,恰恰暴露了對當下形勢的誤判。
第一個被忽略的真相:分數的含金量變了
604分在浙江,聽起來挺高。
但換算到武漢,也就五百多分的水平。
這個分數,能上什么樣的本科?
普通二本,專業還得挑挑揀揀。好一點的一本?基本沒戲。
更關鍵的是,軍校的分數線這幾年蹭蹭往上漲。
以前五百多分就能進的軍校,現在六百分都不一定夠。特別是女生,分數線比男生高出四五十分,浙江這種高考大省更是競爭激烈。
網友說的“先上大學再入伍”?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大學畢業生入伍,確實有優勢。但特招軍官?那得看專業、看表現、看運氣。考軍校?一年時間,從零開始,壓力山大。
而且,普通本科畢業生入伍,大多數還是當兵,不是當官。
編制,才是硬道理。
第二個被忽略的真相:她已經滑檔了
更重要的細節被大家忽略了。
定向培養軍士,屬于職業專科院校志愿,在本科提前批、本科特招批、本科普通批之后錄取。
這說明什么?
前面的批次,她都沒被錄取。
要么是前面根本沒填,要么是填了但滑檔了。
網友還在那兒說“可以先上大學”,人家前面的機會可能已經用完了。
這時候選擇定向培養軍士,反而是明智之舉。
舅舅的12年軍齡,不是擺設
還有一個關鍵信息:她舅舅有12年軍齡。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她對部隊的了解,比網友們想象的要深得多。
什么叫“身邊沒人指導”?人家舅舅就是最好的指導老師。
12年軍齡,什么情況沒見過?部隊的晉升路徑、發展前景、待遇保障,他比誰都清楚。
網友們的“好心建議”,在專業人士面前,就是班門弄斧。
編制大于一切的時代
說到底,這就是當下的現實。
編制,比什么都重要。
定向培養軍士,畢業就是軍士,有編制、有保障。
普通本科畢業?找工作還得看運氣,進體制內更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這姑娘看得很清楚:與其為了面子上好聽的學校名字,選擇不喜歡的專業,不如選擇適合自己的路。
分數只是數字,編制才是未來。
女生進部隊,優勢明顯
還有一點網友們沒想到。
部隊里女軍士,本來就稀缺。
分配相對輕松,發展空間不小,社會地位也高。
這年頭,穩定比什么都強。
經濟下行,就業壓力大,有個鐵飯碗,比什么都實在。
理性選擇,不是沖動
賀顯貽說得很明白:“我也聽到了他人不理解的聲音,但我不太在意。”
這份淡定,恰恰說明她想得很清楚。
從小受舅舅影響,高一就有了從軍夢,這不是一時沖動,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網友們的“可惜”,更多是刻板印象作祟。
覺得高分就該上名校,上專科就是浪費。
但誰規定的?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時代變了,思維也該變
這件事,其實折射出一個更深層的問題。
我們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過去。
以為分數高就該上本科,以為本科就比專科強。
但現實是,很多本科生畢業即失業,而技能型人才卻供不應求。
定向培養軍士,就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代表。
有技術、有編制、有前途。
這樣的選擇,哪里可惜了?
別再自作聰明了
網友們的“好心”,我理解。
但真的沒必要替人家著急。
人家有舅舅指導,有家人支持,有明確目標。
這樣的選擇,比盲目追求名校理性多了。
時代變了,就業形勢變了,價值觀念也該變了。
編制大于一切,穩定勝過一切。
這就是當下的現實。
賀顯貽的選擇,不是走彎路,是走對路。
網友們的“可惜”,才是真正的可惜。
可惜了對現實的誤判,可惜了對時代的不理解。
604分上武漢高職,背后的邏輯很清晰。
只是很多人,還沒看懂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