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嚴肅隆重的葬禮本應是德藝雙馨老藝術家楊少華最后的體面。
楊少華葬禮上,很多圈內圈外的大佬來靈堂送楊老最后一程,趙本山未現身,但也送來了花圈表達哀思,挽聯上寫著:趙本山老師敬挽。
網友看到后瞬間炸了,趙本山雖為東北喜劇代表人物,但論資歷、年齡與輩分,顯然無法在楊少華面前自居“老師”,在傳統文化語境中有逾越之嫌,而且還是在這樣肅穆的場景下,更不得體。
有人解讀為這是趙本山團隊操作失誤,盡管有傳言稱挽聯是由代辦機構完成,可能因慣用稱呼導致落款出錯,但公眾并未買賬。
在互聯網環境下,哪怕一個詞、一個動作稍有不妥,也可能成為網絡放大器下的熱點,并且讓當事人倍感壓力。
趙本山是否該為“老師”二字承擔全部責任?目前沒有暫無后續。
爭議之外,真正值得被追問的,或被重視的,外界應該讓楊老的家人們能夠安靜的處理他的后事,不要再議論他們,也讓楊老最后一程得以安靜。
但事實上,除了趙本山的挽聯,楊老的家人們個個也不是省油的燈,
趙本山的“老師”風波尚未平息之際,楊少華的家人也成為輿論的第二重焦點。
尤其是小兒子楊議,在整個葬禮過程中多次出現引發爭議的行為,使得整個送別儀式蒙上一層尷尬的濾鏡。
首先楊議在靈堂手握核桃的畫面廣泛流傳。有網友認為,這種行為在平時就算是玩樂,但在葬禮期間,與傳統文化葬禮的格調格格不入。
更令人詫異的是,現場座椅顏色艷麗,喪禮上臺敲鑼演唱的表演感強烈,讓不少人感到與悼念場合的肅穆反差太大。
雖然楊少華老師離世時也年過九十,算是喜喪,但過度娛樂化,特別是放在網上且被人大肆宣傳,實在有點不妥。
儀式結束后,楊議突然身體不適被數人抬離,較為浮夸的場景,又引發外界對其“演繹式悲痛”的質疑。
此外,在出殯儀式當天,現場出現21輛勞斯萊斯引路的場景也成為輿論焦點。如此排場一時間令人大感震驚。
輿論的爆發并非偶然,此前楊少華上午出席餐館剪彩等商業活動,下午便與世長辭,有人認為家屬并未真正給予老人充分休養時間,造成了如今的后果。
過去幾年,楊議多次在公眾場合表達對相聲圈現狀的不滿,也曾因與德云社的摩擦處于風口浪尖。而今父親去世,他的言行舉止又被重新放置在顯微鏡下審視。
種種跡象表明,這場本應以哀悼為主的儀式,反而因家屬操作、明星花圈、媒體追蹤等多重因素,逐漸偏離了最初的悼念軌道。
再說回趙本山,雖然趙本山因挽聯爭議遭遇非議,但兩人早間有過忘年交的情誼,并非網上兩人情份早斷。
趙本山和楊少華第一次合作的時間可以追溯至1995的年春晚節目制作期間。
當時兩人在后臺偶遇,趙本山正在準備小品《牛大叔“提干”》,楊少華則作為相聲老前輩出席審查,兩人同處休息室,第一次建立起了“革命友誼。”
據圈內人士回憶,楊少華在排練期間多次給予趙本山意見,幫助其調整包袱結構與語言節奏。
這些細節雖不為大眾熟知,卻被趙本山一直記在心里,之后更有一段插曲顯示二人情誼:趙本山得知楊少華家庭負擔重,私下放置兩千元于其枕下以示幫助。
后來楊少華以剃須刀回禮,兩人都覺得對方為人仗義,并且相互欣賞,成為友人。
多年后,趙本山籌拍影視劇《櫻桃》時,首選楊少華出演男一號,雖因楊議判斷父親年紀與角色不符最終推辭。足見趙本山仍將楊少華視為可敬可親的老朋友。
不僅如此,2018年,楊少華受趙本山邀請,登上劉老根舞臺,趙本山弟子程野當眾稱其為“爺爺”,進一步增加兩人的親密指數。
而到了2020年,趙本山還專門錄制視頻,送上節日問候,這些細節在在說明,所謂“情分早已斷絕”的傳言并無事實依據。
相比之下,輿論的火藥味指向個別家屬的行為失當,也讓人聯想到很可能是社交媒體過度渲染所致。
無論爭議多么無理又無知,他們跨越數十年的情誼終歸真實存在。
趙本山與楊少華之間的互助與尊重,并非只體現在語言上,更藏于一次次不動聲色的支持中。圍繞“老師”二字的風波,終將隨時間散去。
只能說趙本山多年對楊少華的敬重,早已體現在行為層面。只是當這一切被“兩個字”掩蓋時,公眾更傾管中窺豹,人們都喜歡往陰謀論的方向去思考,而非還原整體關系。
當輿論聚焦于稱謂時,真正值得思考的是,當代社會對文化標簽的反應速度遠遠快于對人情的理解。
趙本山遭遇的困境,并非始于“老師”一詞,而是在于公眾對名人不允許有“細節失誤”的苛刻心態。
對比趙本山,楊少華一世事業人品都受人敬仰,這點值得飽受爭議的趙本山學習,楊少華吊唁現場,氣氛肅穆,圈內諸多后輩前來悼念,人無論是否到場,數量龐大的花圈已說明楊老在圈中的地位。
郭德綱雖與楊議多年齟齬,但仍深夜發文致哀,送上花圈,體現出了他也是對人不對事的好漢。
一場葬禮,也許終究無法脫離人情世故與輿論解讀,但愿外界在放大細節之前,先讀懂一個老藝術家的一生和一份樸素的友誼。
這不止是一場送別,更是一次傳統文化的規矩、情感表達與公眾期待交織的復雜事件。
希望這一切,最終不會模糊楊少華一生的本色,也不該讓趙本山、楊少華這份真摯的友情被“老師”兩個字抹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