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覃星星 農冠斌 王楚然
彩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挖掘機轟鳴而過,熱熱鬧鬧的集中開工儀式不久后,一些項目就任由荒草漫過地基。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部分地方項目建設開工即停工,開工即“完工”,這不禁令人困惑,既然項目不成熟,當初為何要開工?
強行“湊數”,反復“表演”
民生項目、產業項目等關乎地方經濟發展、民生福祉保障,相關項目建設往往資金投入大、群眾關注度高。借開工儀式提振精神、傳遞希望本身無可厚非,但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并未做好項目建設準備就大搞“開工秀”,甚至存在“湊數式開工”“表演式開工”“蠻干式開工”等情況,要“面子”不要“里子”,群眾反映強烈。
——開工即停工,來去都匆匆。不久前,有群眾反映,西部某市一重點橋梁改造工程,在2022年舉行開工儀式后,經短暫開工便停工至今。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項目現場被施工圍擋攔起,透過圍擋看到,內部已雜草叢生。據了解,項目原定建設時限為720天,如今時限已過,仍未看到明顯建設進展。
一名熟悉該項目建設的內部人士說,項目在高壓線路遷改等工作還未完成的情況下,便在該市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上倉促宣布開工,但因纜索系統和北岸引橋不具備施工條件,大量機械設備和人員閑置,項目開工不久后設備和施工人員又匆匆離場。
據了解,為了達成“開工數目”的目標,類似上述不成熟的項目被湊數“集中開工”,以致開工即停工。受訪知情人士表示,上述項目高壓線路遷改工作至今未完成,項目短期內無法復工。
——大手筆開工,“半拉子”收尾。半月談記者發現,有的項目前期工作仍在對接或論證階段,或者尚未得到權威部門批復就蠻干上馬,造成嚴重浪費。
公開通報顯示,江西省撫州市臨川溫泉景區原黨工委書記劉俊福,在未進行論證的情況下就在短期內盲目引進打著生態發展等旗號的“特色小鎮”項目,投入大量資金舉行開工儀式并建設配套設施,因脫離當地發展實際導致大面積爛尾。
無獨有偶,廣西柳州市連續兩任原市委書記鄭俊康、吳煒在未獲得國務院批復的情況下,要求有關單位以舉債融資等方式建設柳州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開工建設數年后仍未通過審批,項目停工,造成重大損失和惡劣影響。
——反復搞開工,有場面沒內容。今年,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通報指出,一些地方存在項目重復開工問題,有的地區2025年春季集中開工的35個項目中有6個為重復項目,個別縣區單個項目反復開工3次。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不久前,連接兩省份的某交通項目再次舉行開工儀式。知情人士介紹,早在數年前,該項目就先后在這兩個省份舉辦過動工儀式,沿線群眾翹首以盼,期盼項目完工后出行更便利,但項目宣布開工不久就停了下來。一名群眾對半月談記者說:“既然現在才是正式開工,不懂數年前相關部門為何就宣布開工了?”
開工虛火透支公信力
弄虛作假、自我表演式的“集中開工”,不僅造成資金和人力的重復浪費,還透支了政府公信力,擾亂市場預期。一次次虛假開工后,被寄予厚望的重點項目,本應是地方發展的“墊腳石”,最后卻成了“絆腳石”。
蘇州大學地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劉成良認為,集中開工、集中簽約是一種常見現象,也是展示當地發展成績的重要窗口,但一些地方覺得開工少了“不好看”,盲目追求開工數量,甚至弄虛作假。廣西行政學院一位教授認為,一些地方干部熱衷“造勢一時”而非造福一方,相信“開工即政績”,把抓項目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造數據、講排場、做表面文章上,實質上凸顯了其要“面子”不要“里子”的畸形政績觀。
“唯數據的評價體系讓部分地方沉迷于‘數字游戲’。”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魏萬青認為,一些地方政府考核看重開工數排名,而非綜合評估發展質量,導致一些地方陷入“數字游戲”。
受訪基層干部說,在“比學趕超”的壓力之下,有的上級部門為了壓實發展經濟的責任,給基層強壓不切實際的指標,只顧部署、不抓執行,只看數字、不問過程;有的上級部門只關注“是否開工”而非“能否建成”,為了完成任務,一些項目只能倉促上馬。
受訪人士介紹,一些部門在對項目進行監督時,往往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使得部分項目重復開工等問題不能及時被發現和糾正。廣西財經學院教授許露元認為,當前項目備案審核全流程不夠嚴密,仍有隱匿項目真實進度的空間。此外,個別地方在監管過程中,習慣于輕描淡寫地提示、象征性地批評教育,未能對造成嚴重浪費的地方領導干部動真碰硬、嚴肅追責。
杜絕開工亂象,守好責任田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業內人士建議,要以此為契機,推動考核評價從重數量轉向重質量、重實效。以“零容忍”態度對數據造假、資源浪費等行為堅決說“不”。
魏萬青等受訪人士認為,對脫離實踐、不切實際的考核制度要加快反思與修正。許露元建議,應減少對“開工率”“簽約量”一類粗放型指標的依賴,將更多考核權重放在項目質量、后續運營效果和社會效益上,謀深謀實一批具有牽引性、標志性的高質量項目,形成項目合理梯次推進格局。
對一些開工亂象,應構建全流程、可追溯的項目管理信息平臺,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行業主管責任。同時,受訪人士建議,針對重點項目建設,鼓勵群眾和媒體參與監督,適當引入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對重大項目進行定期審計和實地核查;整合紀檢監察、組織、審計等部門力量,加大對重大項目建設的監督檢查力度,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對弄虛作假者依法依規進行嚴肅問責追究。
來源:《半月談》2025年第13期
原標題:《開工即停工 莫讓“湊數式開工”透支公信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