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七十歲,回頭望去,人生起起伏伏,悲歡離合都已成過往。
一句“人生七十古來稀”,自古便道出了老年人的無常與珍貴。
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事該看開的早已看開,該放下的也該放下。
可是,再怎么豁達,面對有一天要離開的事實,總歸是難以完全坦然。
這世上的人,沒有不怕別離的,只是有人學會了從容。
其實,人活一世,最難做到的,是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很多老人到了這個年紀,不忍給家人添麻煩,也不想在最后的日子里留下太多遺憾,所以更需要提前為自己的后路留好打算。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兒女常常身處他鄉,忙于生活,有些事想做卻一拖再拖,等到真正說再見的時候,才明白遺憾多深。
因此,人過七十,要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早安排以下這六件后事!
01
第一個安排,是財產的分配。
有些老人一輩子省吃儉用,手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積蓄。
千萬不要因為難以啟齒或害怕家人分心,就回避這個重要的話題。
老祖宗說得好,“家和萬事興”,一場遺產風波,往往能輕易撕裂原本和睦的家庭。
提前立好遺囑,分清楚每個人該得的,讓晚輩們沒有后顧之憂,也讓自己安安穩穩。
02
第二個安排,是醫療照護。
人七十之后,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小病小痛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地纏上身。
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前了解附近醫院和護理機構,甚至與子女溝通好未來的照料方式。
無論是留在家中、請護工,還是去養老院,都盡量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愿,這樣遇到突 發情況,家人也不至于手足無措。
03
第三件事,是生前事務的整理。
房契、存折、 醫療卡、重要聯系人……這些瑣碎之事,平常覺得無所謂,可是一旦人不在了,家人尋找起來就格外吃力。
收拾好屬于自己的“人生文件夾”,放在安全的地方,告訴家人,一切有序,這是對子女最后的關懷。
04
第四,要安排好告別儀式。
傳統觀念里,大多數人忌諱談死,但“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如果你對葬禮有特殊想法,比如不想太過鋪張,不喜歡某種習俗,或者向往海葬、樹葬、遺體捐贈等新方式,都不妨提前與家人溝通,留下書面說明。
尊重自己的選擇,讓離別的這一步更自在灑脫。
05
第五,是情感的告別。
人老了,情感就越發柔軟。
趁著還能走動,說一說心里話,補一補過往的遺憾;哪怕只是跟遠方的朋友打一通電話,或者寫兩封信,把放心不下的人事了結。
正所謂“此情可待成追憶”,把溫柔與祝福,留給還在走路的人——不讓思念成為來日無盡的悔恨。
06
最后一件事,是要給自己一份精神寄托。
無論是讀經誦佛,還是寫字畫畫、養花養鳥,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平靜。
正所謂“歸來仍是少年”,即使步履蹣跚,心境依然寬廣澄明。
07
身體終有盡頭,心靈卻無涯,善待自己,也是對世界最好的告別。
人生七十,道阻且長。風雨飄搖中,人來人往,一片落葉歸根終有時。
與其惶恐未知的終點,不如安然守候落幕的優雅。
從容安排自己的后事,無懼生死,自有一種大氣和豁達。
唯愿我們都能在人生的黃昏季節,坦然面對,含笑而別,留給身后無限溫柔。
正如一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問歸期,但求無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