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王璐
近期,勁方醫藥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方醫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通過18A規則于港股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為中信證券。
這已經是勁方醫藥二度遞表。2024年12月27日公司首度遞表,其后宣告失效。雖然公司收入不斷增加,但迄今仍未脫離虧損窘境,此外,公司現金流連年為負,且負債率超過400%。
1
兩年多虧損超12億,今年將減少
招股書及天眼查顯示,勁方醫藥成立于2017年8月,公司專注于腫瘤(涵蓋多種實體瘤的不同治療線)以及自體免疫和炎癥性疾病領域的開發新治療方案。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已建立起一條產品管線,包括八款候選藥品,其中五款處于臨床開發階段,包括兩款核心產品-GFH925和GFH375。
據悉,GFH925(fulzerasib,商品名達伯特)是一款公司自主發現的新藥物,已在中國獲商業化批準,其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為中國首款以及全球第三款獲批的選擇性Kirsten大鼠肉瘤(「KRAS」)G12C抑制劑。GFH375是一款KRAS G12D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小分子抑制劑。
于2024年8月,GFH925獲得國家藥監局NDA批準作為第一類新藥,用于治療攜帶KRASG12C突變的NSCLC的二線或后線治療。GFH925獲得晚期NSCLC的突破性療法認定(BTD」,并獲國家藥監局授予優先審評程序,于2021年7月獲得國家藥監局IND批準后僅約三年便獲得上市批準,突顯出其相較現有治療方案的競爭優勢。GFH925亦于2023年5月獲國家藥監局授予用于治療攜帶KRASG12C突變的晚期結直腸癌(CRC)的三線治療的BTD。
公司預期GFH925將符合2026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談判資格,原因是GFH925是中國首款、全球第三款獲批的選擇性KRASG12C抑制劑,且在中國,KRASG12C突變型NSCLC患者群體龐大。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GFH925的專利期限尚余超過15年,預期將從GFH925取得商業回報,以支持未來增長;此外,全球還有另外三種KRASG12C抑制劑(adagrasib、sotorasib和garsorasib)獲批。截至2025年6月20日,全球有20多種候選KRASG12C抑制劑正在進行臨床開發。
財務數據層面,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四個月(報告期內),勁方醫藥實現營收分別為7373.4萬元、1.05億元以及8214.9萬元,毛利分別為7305萬元、8460.8萬元以及7345.6萬元,凈虧損分別為5.08億元、6.78億元以及6662.4萬元。
雖然公司營收持續增長,但仍沒有擺脫虧損,兩年四個月累虧12.52億元。公司表示,于往績記錄期間確認的收入大部分來自該等合作及對外授權安排下的知識產權授權。根據這些協議的條款及條件,于達到指定的開發、監管及商業化里程碑時,有資格獲得進一步的付款。凈虧損主要原因是研發活動的大量投資,以及公司價值上升而導致的權益股份贖回負債公允價值變動有關。
不過,公司也稱預期2025年度錄得凈虧損將減少,這歸因于已確認的知識產權授權收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虧損減少;及于2025年產生的與有關的開支較少。
2
與信達生物境外授權終止,退還2000萬美元
在成本支出方面,研發和行政開支占據最多。報告期內,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為3.13億元、3.32億元以及6981.8萬元,行政開支分別為4994.6萬元、5808.1萬元以及2368.4萬元。
針對研發投入,招股書披露,主要與CMC、材料及臨床前成本與我們的管線產品工藝開發、CMC開發中使用的材料成本以及管線候選產品的臨床前開發相關成本(包括聘用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相關成本)有關。臨床開發成本與管線產品的臨床開發有關,包括與聘用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有關的成本。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就終止GFH925的中國境外選擇權而向信達生物(01801.HK)支付4540萬元的開支計入臨床開發成本。于2025年首四個月并未產生該等成本。
盡管GFH925已獲得國家藥監局的NDA批準,期該項批準將為公司帶來藥物銷售收入,但GFH375及其他管線產品尚未獲準進行商業銷售,公司于往績記錄期間尚未產生任何產品銷售收入。預期未來數年將產生龐大的研發成本,進一步推動管線產品進入商業化階段。然而,能否從管線產品中獲得收入以覆蓋研發成本及其他費用,將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能否獲得監管批準、確保充足的生產能力、與有能力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合作,以及能否使產品為需要優質產品以全面治療腫瘤學及免疫學疾病的患者所獲得、能夠負擔及接受。
作為最關鍵核心產品,GFH925一度與信達生物關系密切,而今,勁方醫藥似乎也與信達生物的合作生變。
招股書顯示,2021年9月1日,勁方醫藥與信達生物訂立授權與選擇權協議(GFH925授權協議)。根據GFH925授權協議,授予信達生物(于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大中華區)開發及商業化GFH925用于治療、預防及診斷任何人類疾病的獨家、須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及可分授的授權;及在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所有國家及地區(中國境外地區)開發及商業化GFH925的獨家選擇權(中國境外選擇權)。
2021年11月,信達生物向公司支付一次性且不可退還預付款850萬美元(相當于5512.6萬元人民幣),用于大中華區的GFH925許可,及中國境外選擇權付款1350萬美元(相當于8755.3萬元人民幣)。
2022年12月,信達生物向公司支付開發里程碑付款500萬美元(相當于3588.4萬元人民幣),用于大中華區首個關鍵性試驗中首例患者給藥的授權產品。
2023年,信達生物向公司支付開發里程碑付款1000萬美元(相當于7177.9萬元人民幣),用于在大中華區完成授權產品首個適應癥的NDA申請。
2024年1月,勁方醫藥與信達生物訂立補充協議,終止GFH925授權協議項下的中國境外選擇權。根據協議的條款及條件,公司須向信達生物分期支付不可退還終止費用2000萬美元及根據大中華區以外地區GFH925年度凈銷售額的若干收入分成付款。
終止后,勁方醫藥收回中國境外選擇權并擁有在中國境外地區開發及商業化任何適應癥的授權產品及授權化合物的獨家權利。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已向信達生物支付200萬美元(相當于1416.5萬元人民幣)。余下1800萬美元將由貴集團于2026年12月1日前分期向信達生物支付。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公司并未確認GFH925的任何里程碑收入。
有港股投資分析人士指出,“合作一段時間后,勁方醫藥可能認為信達生物的境外授權價格不合理,所以選擇終止,或者說公司已經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但是,如果沒有及時找到新的合作商,這可能也將對公司業務產生不確定性。而且,受此影響,信達生物是否也考慮對于大中華區授權產生變化,這都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及留意?!?/p>
3
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資產負債率446%
不僅如此,勁方醫藥的現金流及償債能力也不容樂觀。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所用現金凈額分別為-2.02億元、-2.06億元以及-3404.5萬元,流動比率分別為0.25、0.23以及0.22。公司指出,錄得負現金流量,經營現金流出主要來自研發成本。預期將通過以下方式經營活動產生更多現金流量,包括GFH925的上市及商業化收入、與第三方建立高效的合作協議、推進GFH925及其他管線產品的海外開發及最終商業化,以及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及經營效率。
同一時間,公司流動資產總值分別為4.51億元、5.68億元以及5.45億元,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18.32億元、24.93億元以及25.25億元,流動負債凈額分別為13.81億元、19.25億元以及19.80億元。
經計算,各期內,公司資產總值分別為5.36億元、6.07億元以及5.81億元,負債總額分別為18.53億元、25.63億元以及25.94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45.71%、422.24%以及446.47%。公司解釋,報告期內處于負債凈額的狀況,主要由于往績記錄期間各年度╱期間因權益股份的重大贖回負債而導致年度╱期間全面虧損總額龐大。
據悉,報告期內,公司權益股份贖回負債分別為16.37億元、22.14億元以及22.65億元。
對于此次上市募資用途,勁方醫藥表示,將用作核心產品GFH925及GFH375的進一步開發資金;作為其他候選產品(如GFH312、GFS202A、GFH276、GFS784及其他臨床前候選藥物)的開發提供資金;公司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