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氳“五氣”,房自養人
在鋼筋水泥構筑的城市森林里,我們尋覓著一處安身之所,渴望它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物理空間,更能成為滋養心靈的港灣。正如人們常說,人養屋,屋養人,而真正能養人的房子,往往氤氳著“五口氣”,它們相互交織,成就家業與家人的美好。
窗戶,是房子的明眸,讓輕松透氣成為生活的日常。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如靈動的精靈般跳躍在房間的每個角落,喚醒沉睡的心靈。那溫暖而柔和的光線,瞬間驅散了一夜的陰霾,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若房子終年不見陽光,便如同被隔絕在黑暗的角落,每到雨季,潮濕的空氣彌漫,衣物難以晾干,角落里還會滋生細菌,甚至長出奇異的蘑菇,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為了迎接陽光,人們特意設置落地窗,時常擦拭玻璃,保持窗臺的簡潔大方,只為讓那一抹暖陽毫無阻礙地灑進屋內。當推開窗戶,眼前是陽光燦爛的小公園或是熙熙攘攘的街道,清風拂面,帶來自然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仿佛與整個世界都建立起了親密的聯系。
廚房,是家庭煙火氣的發源地,承載著無盡的溫暖與愛意。作家汪曾祺筆下老家端午節的咸鴨蛋,那簡單卻又充滿溫情的描述,讓人感受到節日里廚房煙火氣所帶來的獨特魅力。每逢過年過節,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美食,這不僅是對傳統習俗的傳承,更是對家人辛苦的犒勞。廚房中,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飯菜的香氣,親人們的歡聲笑語,交織成一曲溫馨的生活樂章。煙火氣,滋養著我們的腸胃和身體,更維系著一家人的情感紐帶,點燃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情。反之,若廚房冷冷清清,過節時都沒有了那熟悉的煙火味道,家庭便仿佛失去了生機,人心也會漸漸變得冷漠。
各自的房間,彌漫著書香氣,那是希望的種子在發芽。對于普通家庭而言,擁有一間獨立的書房或許并非易事,但一張書桌、一個小柜子用來存放書本卻是完全可行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打破階層的捷徑。在一個充滿書香氣的家庭里,大人通過閱讀科技書、與職業相關的書籍,不斷提升自身技能,為改變工作和生活境遇積蓄力量;孩子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努力提升學業成績,向著理想的大學邁進。一本本被反復翻閱的書籍,見證著家人的成長與進步,也讓家庭充滿了向上的動力和希望。
客廳,是家庭的門面,常有貴氣縈繞,便能匯聚人脈與合力。客廳是用來待客的地方,在如今人們不太熱衷于在家待客的社會現實下,能夠走進家門的客人顯得彌足珍貴。北宋時期,王安石與蘇軾,雖身份顯赫卻情誼深厚,蘇軾赴任途中特意繞路拜訪王安石,王安石更是遠迎相候,二人在家中把酒言歡,留下諸多佳話。客廳不僅是接待貴客的場所,更是家人交流的空間。在這里,大家坦誠相待,好好說話,有效的溝通促進了家庭的和氣。當家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家庭的凝聚力和人脈資源也會不斷增強,為家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房子的位置,充滿陽氣,關乎生活的便利與人文環境。古人修建房子時,會注重附近的山水,選擇所謂的“陽宅”。如今,在城市中定居,房子的位置依然至關重要。與工作地距離較近的房子,能減少交通費用和通勤時間,讓房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不會像那些閑置在老家的房子一樣,被歲月遺忘。此外,房子周圍的人群和人文環境,也會對居住者產生深遠的影響。若周圍都是成功人士,或許不經意間就能收獲人脈資源,得到他人的幫助;若鄰居多是老師,孩子的學習也可能會受益。同時,陽光充足、交通便利的位置,能讓人心情愉悅,提升生活的品質。
樓層的高低、裝修的奢華程度以及價格的貴賤,并不能完全決定房子的好壞。真正能讓人住得舒服、感受到幸福的房子,是那些擁有“五口氣”的居所。當我們在一個地方定居時,應精心選擇能滋養自己的房子,并在入住后用心養護,讓它充滿溫度和人情味。因為房子養人,關鍵在于人氣的匯聚,在于人心的向好,只有這樣,房子才能成為我們心靈的棲息之所,陪伴我們走過漫長的歲月,見證家業的興旺與家人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