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普京的耐心,終于還是消耗殆盡了,他開始轉變對俄烏沖突的態度,從被動等待俄羅斯停手,變成主動出擊向俄羅斯施壓。
【特朗普對普京的耐心,終于還是消耗殆盡了】
盡管特朗普之前也曾多次對俄羅斯發出威脅,但這次真的不一樣,其中有三個跡象值得注意。
首先,特朗普在7月8日恢復對烏克蘭運送武器的同時,批準向烏克蘭運送更多防御性武器。
請注意,這是兩碼事。恢復運送的武器,是拜登時期批準的,比如炮彈、火箭炮彈等;而批準的防御性武器,則是特朗普政府新加上去的——比如最近批準的“愛國者”導彈。
在此之前,特朗普從未批準過新的對烏軍援,一枚炮彈都沒有,烏克蘭拿的都是拜登時期留下的底子。特朗普批準新的軍援,意味著他不再像以前那樣,處處顧及俄方的感受。
其次,對普京出言不遜,甚至爆出粗口。在周二的內閣會議上,特朗普告訴記者,他對普京很不滿,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說了很多廢話,全是胡說八道(bullshit)”。
要知道,以前特朗普身上的一個“未解之謎”就是“為什么他從來不批評普京?”,特朗普從不說普京的壞話,在談到普京時,永遠是尊敬和信任。
而現在,這種尊敬和信任似乎被打破了。上周四(3日)兩人通話,但與前幾次不同,特朗普對這次通話“非常不滿”,認為雙方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 在“大而美法案”通過后,在特朗普的授意下,美國國會預計將啟動關于對俄制裁法案的審議工作。
【法案內容包括對購買俄能源的國家加征關稅等】
著名對俄鷹派,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過去幾個月一直在推動一項對俄制裁法案,其中內容包括對購買俄能源的國家加征關稅,對企業則進行二級制裁等。
由于是對俄制裁的法案,民主黨基本上不會阻攔,加上共和黨內部也有不少跟格雷厄姆的一樣的對俄鷹派,所以在國會獲批的難度并不大。
主要的阻力其實就是特朗普。為了避免激怒俄羅斯,特朗普過去幾個月一直壓著這項法案,直到最近,他終于表示將認真考慮此事。
而格雷厄姆更是在采訪中透露:“總統已經讓我們開始行動了……”
特朗普對俄烏沖突態度轉變,恢復支援烏克蘭并開始向俄羅斯施壓,但其目的還是寄希望于此迫使莫斯科停火,在短時間內盡快結束沖突。
【特朗普的態度轉變,其目的還是希望迫使莫斯科停火】
然而考慮到普京政府的戰略決心,以及目前俄烏軍事實力的客觀對比,特朗普此舉實際上更可能會讓戰場進一步陷入僵局。
一方面,重新拿到美國持續軍援供應的烏克蘭,將會更有效地阻滯俄軍在前線的推進。
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數據,自2024年1月到今年6月,俄軍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占領了大約5000平方公里的領土,規模不到烏克蘭總領土的1%。
作為對比,在俄烏沖突爆發的前五周內,俄軍占領的領土面積為12萬平方公里;2022年春季,烏克蘭收復的領土面積則為5萬平方公里。
在哈爾科夫等俄軍目前重點的進攻方向,其平均推進速度僅為每天50米——什么概念?比一戰索姆河戰役中英法聯軍平均每天推進80米還慢。索姆河戰役可是正兒八經的塹壕戰,純純的絞肉機。
自去年1月到今年6月,俄軍占領了大約5000平方公里的烏克蘭領土
現在是7月,若俄軍無法在接下來3到4個月時間內在前線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比如最近集結重兵的蘇梅方向,那么被烏軍拖到冬天后,俄軍基本上就只能再等到明年春夏季才能發起大規模攻勢。
另一方面,俄羅斯可能將失去利用美國軍援暫停的時機,對烏軍發動突襲并且取得大量戰果的機會。
今年3月,俄軍就利用美國暫停對烏情報共享的機會,利用廢棄的天然氣管道對庫爾斯克的烏軍發起突襲。在俄軍突襲得手后,烏軍失去了在庫爾斯克的最后立足之處,一個月后,俄方便宣布奪回庫州全境。
上個月底,美國突然中斷對烏軍軍援,而俄軍則利用這個機會,同時在多方向發動進攻,而烏軍則由于缺乏防空導彈,被迫將有限的資源集中保衛首都基輔。
此外,若將來特朗普進一步升級軍援,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比如能實現跨境打擊的ATACMS戰術導彈或F-16戰斗機,那么烏克蘭對俄羅斯后方的滲透和破壞力度無疑將進一步得到加強——這些都是打擊俄后方空軍基地、削弱空襲源頭的關鍵裝備。
俄羅斯這邊,為了應對美國對烏軍援的恢復,一方面肯定是要繼續爆兵、加產能,把消耗戰打到底——這沒的說,最基礎的東西;
另一方面,普京或許會向朝鮮進一步求援,不論是炮彈、導彈的大量供應,還是新一批的朝鮮援軍,都是俄方眼下急需的戰爭資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