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報道,近日,黃溪連大使向菲律賓外交部通報中方制裁菲前參議員托倫蒂諾有關決定,強調一段時間以來,菲個別遏華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采取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系。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
中方對托倫蒂諾的有關制裁措施純屬自身法律權限。損害中國利益,必然要付出代價。托倫蒂諾之流惡意抹黑中國,挑動對抗爭議,這樣做只會自食其果,最終損害的是菲律賓國家和人民利益。
托倫蒂諾堪稱菲律賓國內的“遏華急先鋒”。在他的大力推動下,菲律賓通過兩部涉及南海問題的法律,竟妄圖將我國黃巖島和南沙群島大部分島礁“劃歸”菲律賓,這一行為嚴重侵犯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還對各國航行利益產生不良影響。法案通過后,托倫蒂諾還多次強調要依據這兩部法律培訓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讓他們銘記所謂菲律賓的“海洋領土”。如此行徑,實在是公然挑釁,中方對其制裁理所應當。
與此同時,國際局勢也有新動態。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新一輪針對8國的關稅稅率,其中對菲律賓產品征收的“對等關稅”提升至20%,略高于4月最初宣布的17%,并將于今年8月1日生效。特朗普在“真實社交”社媒平臺致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信中提到,“為逃避更高關稅而轉運的貨物將被征收更高的關稅。請理解,20%這個數字遠低于消除我們與貴國貿易逆差差距所需的水平。”有猜測認為,基于美國與越南達成的框架協議,特朗普政府將20%視為合理基準稅率。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資料圖)
其他國家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都是想往低了談,沒想到特朗普卻要坐地起價。根據合理猜測,或許是特朗普從與越南達成的貿易協議中嘗到了甜頭,將最低的關稅稅率定在了20%。
特朗普想將“越南模式”向全球多國推廣,從特朗普公布對多個國家征收的稅率來看,就沒有低于20%的。因此特朗普才將對菲律賓的關稅從原本的17%,調到了20%,菲律賓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默默接受這一稅率。
而馬科斯不僅面臨美國關稅帶來的經濟困境,內政危機也進一步加劇了外交難題。2025年4月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暴跌至1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支持率高達59%。如今,三重危機同時爆發:姐姐伊梅·馬科斯作為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公開倒戈;全國通脹率飆升至27.2%;參議院證實馬科斯將前總統杜特爾特移交國際刑事法院的行為涉嫌違憲。
特朗普(資料圖)
顯然,這樣的局面讓馬科斯始料未及。他本甘心充當美國棋子,卻遭特朗普“背刺”。當下,馬科斯已陷入兩難。若他繼續輕信美國,在南海與中國對抗,經濟上會被美國剝削,南海局勢中也會被中方壓制,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國內民調數據也會持續下滑。支持率降低后,他在參議院提出的政策通過難度將大大增加。
菲律賓如今的遭遇,不過是美國“盟友外交”的一個縮影。歐盟、日韓等美國盟友,哪個沒被美國算計過?特朗普看準這些國家既想依賴美國“保護”,又不敢徹底脫鉤的心理,肆無忌憚地進行壓榨。在這場利益博弈中,所謂“盟友”不過是美國利益棋盤上的“提線木偶” 。馬科斯至今“已讀未回”的態度,也盡顯他的尷尬處境。這場“關稅+制裁”的雙重打擊,或許能讓菲律賓清醒地認識到:跟著美國當“遏華棋子”,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馬科斯(資料圖)
因此,馬科斯急需做出抉擇,是繼續充當美國的軍事棋子,還是緩和與中國的關系,答案其實并不難選。南海再重要,也比不上菲律賓自身的經濟命脈。20%的關稅不是簡單警告,而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困境;中國的制裁也不是表面表態,而是切實作用于某些遏華政客。最后奉勸菲律賓,遠親不如近鄰,對美國而言,菲律賓不過是可利用的傀儡,與中國改善關系才是菲律賓的明智之舉和唯一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