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3日,WTT美國大滿貫女單半決賽打完,決賽名單一出來,圈里外都“炸鍋了,這種爆冷局面,真不是誰都能想到,陳熠和朱雨玲會師,伊藤美誠、蒯曼、國乒頂級種子全線倒下,別說普通球迷,賽前你問專業解說,估計都不敢押這個結果,這場大滿貫女單決賽,直接讓歷史翻了新篇,問題來了,這背后到底都發生了什么,冷門是偶然還是必然,誰又在這場混戰里真正站了出來。
先說陳熠,這次絕對是“逆轉王本王,五場比賽四場拼到決勝局,場場都是硬碰硬,決勝局全勝,心理素質拉滿,尤其半決賽對蒯曼,基本全程在追分,比分落后就咬牙扳平,第六局直接11-1硬氣橫掃,最后還是頂住壓力險勝,別看陳熠才20歲,這種抗壓能力,真不是每個年輕人都有,回頭看她這一路,擊敗孫穎莎、逆轉早田希娜、扛住蒯曼,誰能說她不是這站最大黑馬,而且不是靠蒙,是靠硬實力一場場拼出來的,打到現在,逆轉幾乎成了她的標簽,網友都說,陳熠就是那種“你以為要擺爛了,她偏要點贊回懟的類型,關鍵分上的冷靜和狠勁,直接讓她成了決勝局的噩夢對手,這種球風,確實新鮮,也讓人看得過癮。
再看朱雨玲,屬于典型的“老將歸來,說她黑馬其實有點不公平,畢竟巔峰時也是世界頂級,但誰都知道,她這幾年受傷、退隊、復出,起伏太大,很多人都以為她已經很難再在大賽攪局,結果這次一路殺到決賽,最炸裂的還是半決賽干掉伊藤美誠,這場球的意義不只是晉級,還是一場“六年復仇,當年朱雨玲在國家隊時被伊藤美誠連贏兩次,還被零封,直接影響了她在國乒的位置,2018、2019年多次輸給日本選手,那會兒誰還敢說她能再贏回來,但這次朱雨玲偏偏做到了,狀態沒恢復到巔峰,打法卻更老練,像極了那種“冷殺手,不溫不火,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實,伊藤美誠今年整體狀態不錯,世界杯、世乒賽連拿銅牌,按理說應該穩贏,結果朱雨玲硬是把她拉下馬,不得不說,這就是老將的底蘊,誰還敢說她“過氣了呢。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還是女單決賽的陣容,別說世界前十,連國乒前五號種子都沒了,孫穎莎、王曼昱、陳夢、王藝迪、蒯曼,全都出局,剩下的兩個還都是“意外之喜,這種局面,放在大滿貫歷史上都罕見,甚至可以說是第一次,球迷調侃“這下世界排名真成擺設了,但細想也不是全無道理,今年以來,女單格局一直在變,老將復蘇、新人頂起,誰都不敢說穩贏,哪怕伊藤美誠、蒯曼進了四強,也都倒在了半決賽,比賽的偶然性和殘酷性,全都在這場大滿貫賽場上暴露無遺,靠排名、靠名氣、靠歷史戰績,都不管用了,最后拼的還是臨場狀態和抗壓能力。
有意思的是,賽前誰要是說女單決賽是陳熠打朱雨玲,估計要被網友“對噴一通,畢竟從經驗、世界排名、綜合實力來說,這兩個人都不是熱門,朱雨玲上一次在大滿貫打進八強還得追溯到新加坡,陳熠更是第一次沖進決賽,這場決賽,多少有點“冷門對冷門的意思,放在幾個月前,沒人信,但現在卻成了現實,這種大冷門,反倒讓更多球迷覺得有意思,畢竟誰還不想看點新鮮的對決,老將和新人的碰撞,從來都是體育最大的看點。
當然,這場比賽也給國乒敲了警鐘,頂級種子連續出局,說明現在女單的競爭遠比以前激烈,哪怕你拿了奧運資格、世界排名再高,到了賽場上,心理波動、臨場狀態、對手的變化,全都能影響最終走向,放以前,國乒女單包攬冠亞軍是常態,現在想拿冠軍,得過五關斬六將,每一步都得拼命,哪有輕松局,球迷嘴上喊著“女乒內卷,但真打起來,哪個不是拼盡全力,沒點真家伙,壓根混不到最后。
最后,回頭看這場大滿貫,女單決賽的出現,既有偶然也有必然,朱雨玲復出逆襲,陳熠逆轉成癮,都是靠硬實力和心理素質殺出來的,沒有一位世界前十晉級,既是女單激烈競爭的縮影,也是一次徹底的格局重塑,也許下次大家還會猜熱門會師,但這次的冷門,已經告訴所有人,女單賽場的懸念,比你想的還要多,這場決賽,不只是兩個人的較量,更是新老世代的一次正面碰撞,誰能笑到最后,誰就能成為這屆大滿貫最大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