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中國女排對陣德國女排的比賽,說起來絕對配得上一句“跌宕起伏,甚至可以說是有點“上頭——德國隊在2比0大好局面下被中國隊連追三局逆轉,場面夠刺激了吧,偏偏賽后德國女排連個招呼都懶得打,這一幕讓不少球迷炸了鍋,情緒值直接拉滿,但更值得琢磨的,其實是比賽里的那些細節和背后的邏輯
說德國女排有點“不甘,真不是空穴來風,畢竟誰都知道,競技體育里被逆轉是最扎心的劇本,尤其是自己已經拿到兩個局點、看似勝券在握,結果被對手硬生生“讓二追三,那種沮喪情緒,恐怕一時半會兒消化不了,說白了,德國隊賽后連基本“禮節都省了,多少顯得有點“擺爛,但放在當事人立場上,或許他們也沒那么在意場面,更多是自個兒氣不過
回到比賽本身,這場球最大看點無疑是中國女排的調整和破局能力,尤其是在先丟兩局、決勝局還1:5落后的背景下,趙勇指導的臨場指揮確實可圈可點,關鍵時刻敢于換上新人董禹含、王奧芊,等于把賭注壓在了年輕球員身上,這操作在國內輿論場上已經贏了一波“點贊,不少網友甚至直呼“敢打敢拼就得用新人,但說到底,敢于變陣的背后,是中國女排對自身短板的清醒認識——身高不占優、攔網偏弱,想靠“高舉高打跟歐美隊硬碰硬,基本沒戲,必須打出速度和變化,這場球算是一次“現學現用的代表
不過,比賽過程里暴露的問題同樣扎眼,一傳還是不穩,攔網上也沒太大威懾力,說句實話,這已經不是新鮮話題了,甚至有球迷調侃“我們副攻進攻世界一流,二傳傳給主攻世界唯一,雖然聽著帶點玩笑成分,但其實反映了目前中國女排的戰術單一,副攻快球打不出來,主攻壓力就大,德國隊其實盯得很準,前兩局幾乎把中國打得沒脾氣,要不是后來臨場調整、發球節奏變了,再加上對方略顯松懈,真不敢保證這場能逆轉
你說巧不巧,和2021年那場19:24落后翻盤德國隊有點異曲同工,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但這次過程更驚險,第五局甚至一度落后1:5,被不少球迷“精神高血壓了一把,說到底,女排姑娘們的心理韌性確實值得點贊,每次被逼到絕境都能爆發,這點和“老女排精神有點神似,雖然身體素質和技術和巔峰期相比有差距,但關鍵時刻的那口氣還在,這也是中國女排最不容忽視的底色
再說回德國隊,賽后“連招呼都不打這波操作,有網友直接點名“太不職業,但也有聲音覺得可以理解,畢竟這不是第一次見這種場面,競技體育場上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只是對中國女排來說,這種“被輕視反而更容易激發斗志,畢竟誰都不想再被對手不屑一顧,反過來想,這其實也是中國女排今年要邁過去的坎——不是贏一兩場就能高枕無憂,整體體系和細節問題還得持續修補
說到底,這場球的意義遠不止一場勝負,說是“驚天大逆轉沒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暴露和驗證了中國女排的現狀與短板,其實現在的輿論風向也很微妙,有人認為只要能贏下德國這種歐洲勁旅就值得慶祝,也有人擔心后面遇到更強對手這套打法就要崩盤,兩種聲音都不算極端,畢竟誰都看得出,現有的人員和打法已經很難再“無敵,必須持續自我革新
有趣的是,賽后評論區里各種“點贊回懟也挺熱鬧,支持趙勇啟用新人的聲音很多,畢竟年輕球員只有在這種高強度比賽里才能真正成長,但也有人擔心“新老交替會不會太激進,畢竟大賽容錯率低,萬一年輕人頂不住壓力,后果誰都擔不起,這種焦慮,其實也是中國女排輿論環境的真實寫照
這場和德國女排的對決,就是一場“破與立的較量,中國女排用一場逆轉宣告自己還在路上,但同時也把所有短板都擺在了臺面上,德國隊的“不甘和“冷臉,其實正是中國女排成長路上的映照,下一步怎么解決傳接一傳、二傳多點分配以及攔網問題,才是決定這支隊伍能不能在世界賽場上持續走遠的關鍵,這場球打完,爭議有了、問題也更清晰了,但希望也沒變,中國女排還得繼續“敢打敢拼,別讓對手的輕視成了常態,畢竟競技體育,只有不斷自我升級才能站穩腳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