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十一點,開拓者夏季聯賽一場背靠背剛剛打完,楊翰森26分鐘拿下10分5板3助1帽5失誤,數據一擺出來,爭議自然來了,這個被國內外媒體一起吹上天的中國16號秀,真的有大家說的那么神嗎,還是說,現階段的NBA,留給中國內線的窗口期,其實比我們想象中要窄得多,很多人盼著楊翰森能成為下一個易建聯,甚至夢回姚明時代,現實卻是,首秀熱度還沒退,這場就直接把體能、力量問題暴露得明明白白,打得不溫不火,甚至有點“擺爛的味道。
先說場上表現,楊翰森今天命中率其實不差,兩分6中4,罰球2中2,三分沒進,但整體手感還算在線,問題是,5次失誤直接把前面的努力全送回去了,尤其下半場,體力肉眼可見地掉線,傳球失誤、進攻端被對手一頂就歪、腳步越來越慢,這些全都不是數據表能完全寫明白的現實,大家都知道,夏季聯賽強度和常規賽沒法比,你體力跟不上,場面就很容易失控,楊翰森今天這場,說白了就是“正常發揮,沒驚喜也沒掉鏈子,只能算及格分。
為什么會這樣,回看前一場夏聯,楊翰森首秀打得還挺有活力,擋拆后順下、策應給外線做球,球商和傳球視野的確是他身上的優點,但背靠背一到,體能短板直接被無限放大,這其實是很多CBA出來的球員都會遇到的問題,國內節奏慢,強度低,到了NBA這種“你追我趕、一周多賽的節奏下,光靠技術和球商遠遠不夠,力量、體能、對抗能力缺一不可,今天對手明顯是沖著他來的,干擾他的傳球路線,每次他準備掩護后順下,對面都上強度給身體,結果一到下半場,他的動作幅度就小了,失誤也就順理成章地多了。
說到失誤,其實有一部分鍋得分給教練組,夏季聯賽本來就是讓新人多試錯、鍛煉的場子,楊翰森這類新秀,必然會被安排持球多、角色重,失誤高發也算意料之中,問題在于,他目前的身體條件,還沒法支撐這種高用球率、長時間出戰的消耗,26分鐘說長不長,但高強度對抗下,體力掉得飛快,這一點跟姚明、周琦剛進NBA時的“水土不服是一脈相承的,區別只在于,楊翰森的起點是16號秀,媒體關注度天然高了幾個量級,失誤和短板自然也會被無限放大。
再聊點場外話題,楊翰森自選秀那一刻起,已經成為中國籃球的流量擔當,國內網友一窩蜂涌進開拓者社媒“點贊回懟,球衣銷量翻倍,這背后其實是中國球迷對NBA的情懷周期性回潮,畢竟自從易建聯退役、周琦短暫加盟后,能在NBA常規賽露臉的中國球員屈指可數,這種情況下,楊翰森只要不掉隊,光是身份就自帶熱搜體質,至于開拓者能不能靠他崛起,說實話,大概率沒那么快,球隊也很清楚,楊翰森現在還只是個潛力股,真正能打上輪換、甚至首發,至少還得靠時間慢慢養,國內輿論的“神化和NBA主流的“冷靜,始終是兩個世界的對噴。
你說巧不巧,今天開拓者正好是一個“重建擺爛階段,主力陣容大洗牌,夏季聯賽本就是考察新人的好機會,楊翰森趕上了窗口期,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跟隊的美國媒體開始關注他,更多是因為“中國流量密碼,而不是他真能立刻改變球隊格局,大家嘴上喊著“下一個姚明,心里都清楚,這年頭NBA就沒那么多天賦怪能一上來就統治場面,楊翰森的優勢,是球商高、策應好、團隊屬性強,能打擋拆,能給隊友做球,短板同樣明顯:體力不夠、單打能力一般、中投還得練,這些都是要靠夏季聯賽、季前賽一點點磨出來的。
問題來了,輿論的期待和現實的成長速度,總是錯位的,楊翰森不是不能成才,也不是沒有潛力,但他距離“扛大旗“帶飛球隊還差著一大截,今天這場,既不是崩盤,也談不上驚艷,算是一個真實的新人樣本,成色夠不夠,得看后面幾場怎么調整,能不能適應高強度,減少失誤,提升中距離和對抗能力,才是他能不能立足NBA的關鍵。
總的來看,楊翰森的夏聯背靠背,暴露了中國球員一貫的老問題——體能、力量、對抗和適應節奏,亮點有,但遠沒到兌現天賦的時候,開拓者球迷要理性,別被一場“擺爛打擊了信心,也別被偶爾的高光沖昏頭腦,真正的考驗,是常規賽開打之后,那時候,楊翰森要面對的可不只是夏聯水準的對手,想在NBA站穩腳跟,還得靠他自己一場場打出來,至于能不能成為中國男籃國家隊的領軍人物,現在下結論還太早,球迷們慢點催,別讓流量和期待,變成壓垮新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