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群友說:年初你聊2025年的年度關鍵詞是“核算”的時候,還沒有太大的概念。
年中一過,算是切身體會到了什么是“壓力”。情緒波動很大,一點就爆的感覺。知道不對,但是也不太控制的住。
他問了問ai,覺得說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或者說要去看看中醫?
我想如果真的覺得自己狀態不對,去看看醫生是最正確的選擇。一方面是專業的醫療診斷可以安心。一方面真有問題,也可以及時干預。
但其實今年大家會有很強的情緒波動,以及說煩躁和焦慮,都是很正常的。因為之前雖然互聯網會影響現實生活,但是沒有今年這么直接與快捷的。
今年的互聯網,確實和現實生活走的有點過于的近了,不管是很多政策的發布,非常快速的就完成了落地,直接影響到了生活與工作。
還是互聯網上的大瓜討論,影響到了身邊人的行為言論,導致于身邊人與環境的變化,打破了原本正常的節奏。
之前總聽到的:
這是大變局的一年
相信大家也有了深刻理解
既然是變局,就像著火的森林,被攻擊的城堡。所有人都會自發按照某一特征聚攏在一起,期望能夠報團取暖。而沒有報團的人,就會像一個個坐標被獨立出來。
有時候我們總覺得人是會主動向集體靠攏的,這是人的本能。但其實集體也是會主動吞噬個體的,這也是集體的發展路徑。
因此大變局之下,集體在相互摩擦,而獨立的個體就更是在摩擦的縫隙中被反復搓揉。
很多群友覺得,明明我已經很刻意的避開人群與摩擦了,但怎么總有各種人和事找上門?
說穿了,已經你現在過得還不錯,甚至于過得很不錯。才使得說你不用找一個屁股坐上去,也活的相對自由一些。
但是從某些人的角度來看:你怎么能不站隊呢?不站隊,只是因為還沒有到站隊的時候。與其說讓你以后選擇站到別人的隊伍里,不如現在就想辦法把你拉進自己的隊伍來。
也許你會覺得很奇怪,招誰惹誰了?這就趕上這種破事。但沒辦法,變局之下,就是這樣。“恨人有,恨己無”,有了群體遮蓋后,會被放大很多倍。
晚期太平天國的事,去年就寫過了,所以就不贅述。只是在我看來,晚期的太平天國是對群體行為描寫最為生動的資料,也最能反映出群體行為的底色。
所以說情緒波動很正常,今年能不情緒波動的太少了。縱觀之前互聯網的三十年,沒有像今年線上線下結合這么密切的,也沒有像今年這般站隊明晰的。
因此情緒波動沒什么,很正常,說明至少你現在的生活還不錯。因為生活已經很“酷熱”的人,早就被開除“戶籍“,除了“扶貧辦”和“街道”,沒人會關注他們太多,也沒人會去跳動他們的情緒波動。最多就是在互聯網上,借著他們的頭,用來投一下票。
但是如果說你覺得這種波動很難受,真的想要一個參考。那么我會想說,情緒穩定的基礎,在于對答案有個預判,且這個預判自己能接受得范圍之內,以及說自己已經努力的去對靠攏這個預判了。
所謂的坦然,無非是一方面知道結果是什么,一方面對于這個結果做了努力并且接受。
因此在面臨各種挑動情緒的人與事得時候,想清楚對方的目的,想明白自己的答案就可以了。
泰山臨于前而面不改,并不是不怕,而是知道而已。當然,這個知道,并不容易罷了。
最后說一句:
今年荔枝特別便宜,所以大家估計吃的都不少。這東西吃多了容易上火,身體燥熱情緒肯定也波動。年輕新城代謝快還好,不年輕的朋友,就少吃點了~
關聯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