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是個什么樣的人?可能一句話很難概括,但“忠誠”兩個字絕對是最準確的注腳。
被困北海十九載,他硬是撐了下來,寧死不降。
但他的人生并非只有忠義的光環,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在匈奴的那些年,和一個匈奴女子生下了兒子。等他歸漢之后,這個孩子的命運又如何呢?
蘇武出身不錯,父親蘇建曾是漢武帝手下的得力干將,參與修建了朔方城,還在征匈奴的戰役中立下了不少功勞。
不過后來因為一次兵敗,蘇建差點丟了腦袋,好在最后逃過一劫,但仕途也算是戛然而止。蘇武兄弟仨因此得了個靠父蔭入仕的機會,做了個不起眼的小官。
說實話,這個職位就跟今天的實習生差不多,熬不出頭。但蘇武心氣高,沒打算一輩子窩在小官職上。
那時候,漢朝和匈奴的關系就像貓和狗,誰都看誰不順眼。可偏偏又不得不打交道。
這就需要有人出使,幫兩邊傳個話、遞個信啥的。但這差事說白了就是個高危工作,搞不好就得把命搭上。
大多數人避之不及,可蘇武卻主動請纓。他心里清楚,要想出頭,這可能是最快的路。
于是,蘇武帶著一百人的使團,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了。他的任務也不復雜,就是去帶回被扣押的漢朝使者,順便跟匈奴搞點外交。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原本態度不錯的匈奴單于,突然變了臉,變得傲慢無禮。
這還不算,蘇武的隨行隊伍里竟然出了內鬼。有人伙同匈奴叛軍搞了一場造反,結果事情敗露,單于氣得要命,一怒之下把這鍋全扣在了蘇武頭上。
蘇武雖然無辜,但單于才不管這些。他本想殺雞儆猴,可蘇武偏偏骨頭硬。
他寧愿抹脖子自盡,也不認慫。這一招倒是震住了單于。
單于心想,這人還挺有種,不如留著試試看能不能拉攏過來。于是,他沒殺蘇武,而是把他發配到了北海,讓他去放羊。
北海是什么地方?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荒無人煙的大草原,冬天凍得掉層皮,夏天又曬得冒油。
蘇武在那里靠牧羊為生,連喝水都得從冰里鑿,還得提防野獸和匈奴人的暗算。單于派人去勸降過他無數次,但蘇武硬是沒松口,誓死不降漢節。
那根漢節,原本插著的旄牛尾毛都被風吹光了,可蘇武依然牢牢握在手里。這要換作別人,可能早就撐不住了,但蘇武愣是熬了十九年。
這么長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長。在這期間,蘇武得知自己在漢朝的妻子以為他死了,改嫁了別人。
他獨自一人在北海,孤獨難耐,最后娶了一個匈奴女子為妻。兩人還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蘇通國。
雖然這段婚姻多少有點“湊合”的意思,但也算是蘇武在逆境中的一點慰藉。
后來,漢昭帝登基,想起了還有蘇武等一撥人被扣押在匈奴,于是派人去談判。經過一番較量,匈奴終于放人了。
當年的一百人使團,回來的只剩下九個,蘇武是其中之一。歸漢之后,他受到了熱烈歡迎,也被封了高官。
但回到家鄉的蘇武,并沒有帶上自己的妻兒。據史書記載,他和匈奴的妻子在分開后就再也沒有聯系過,可能是因為政治敏感,也可能是當時通信不便,總之,這成為了他人生中一段未了的遺憾。
時間一晃到了漢宣帝即位,他對蘇武非常敬重,還專門問起有沒有后代。蘇武這才說起自己在匈奴有個兒子。
漢宣帝大喜,立刻派人去找。找到的時候,蘇通國的母親已經去世了,于是使者帶著蘇通國回到了漢朝。
回到漢朝的蘇通國,得益于父親的功績,被任命為郎官。這在當時算是個不錯的起點了。
雖然史書對蘇通國后來的事跡幾乎沒有記載,但從“無功無過”的評價來看,他應該是個安分守己的人。或許,他的經歷讓他更懂得珍惜平靜的生活吧。
至于蘇武,他在漢朝的晚年過得還算平穩。公元前60年,蘇武以八十多歲的高齡去世。
他的忠誠和氣節,贏得了世世代代的敬仰。漢宣帝還將他列入了“麒麟閣十一功臣”,給了他極高的榮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