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大伙兒總愛聊曹操的奸雄、孫權的江東基業,可劉備這頭兒吧,看著仁義招牌挺響,打起仗來卻總有種“人越打越少”的悲壯感。最近翻史料,數了數蜀漢幾場大仗,好家伙,五場戰役愣是折了24員大將,平均一仗沒將近5個!曹魏東吳那邊呢?死個大將都能上頭條,可蜀漢這兒……嗯,簡直像批發似的。
一、漢中之戰:曹操搶地,劉備賠將
漢中之戰吧,表面看是劉備贏了地盤,可細琢磨,虧大發了。曹操本來派夏侯淵守漢中,結果老夏侯被黃忠一刀劈了,曹操急吼吼親自上陣。劉備這邊呢?雷銅、吳蘭、任夔仨大將全交代在戰場上了。 為啥死這么多?我猜啊,劉備剛拿下益州,根基不穩,漢中又是入川門戶,拼了命也得爭。
可曹操多精啊,專挑蜀軍軟肋打。雷銅他們幾個,說是“將軍”,其實都是新收編的益州本地將領,打仗經驗不足,硬碰硬哪干得過曹魏精銳?然后呢,劉備剛得的地盤還沒捂熱乎,大將先折一批,嘖……
二、襄樊之戰:關羽威震華夏,卻栽在“隊友”手里
關羽北伐這事兒,本來打得挺漂亮,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嚇得曹操差點遷都。結果呢?東吳呂蒙背后捅刀子,白衣渡江抄了老家。關羽敗走麥城,身邊就剩十幾個親兵,最后關平、趙累跟著他一塊兒戰死。
有人說關羽太傲,得罪孫權;也有人說劉備沒及時支援。但我覺得吧,蜀漢那會兒地盤小、資源少,關羽孤軍深入,后勤跟不上,東吳一背刺,直接崩盤。最諷刺的是,關羽威名震天下,最后死得這么憋屈……
三、夷陵之戰:劉備復仇一把火,燒光蜀漢家底
夷陵之戰,絕對是蜀漢最慘一仗!劉備為給關羽報仇,親率大軍伐吳,結果被陸遜一把火燒得七葷八素。為了掩護劉備跑路,張南、馮習、傅肜、沙摩柯、馬良、王甫、程畿——整整7員大將全填進去了! 這場仗為啥輸這么慘?
嗯……首先,劉備報仇心切,大夏天鉆山林扎營,陸遜一把火直接“燒烤模式”。其次呢,蜀軍精銳多在荊州,荊州一丟,新兵蛋子哪扛得住東吳水軍?最后嘛,劉備這指揮……唉,打仗不是靠義氣啊!
四、綿竹之戰:諸葛子孫殉國,蜀漢最后的悲鳴
鄧艾偷渡陰平這事兒,簡直像開了掛。綿竹之戰,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張飛的孫子張遵,還有黃權兒子黃崇、李恢侄子李球,五個人死守孤城,硬剛鄧艾大軍。
兵力懸殊不說,城內糧草也不夠,可這幫“二代”愣是沒投降。諸葛瞻戰死前還喊:“內不治黃皓,外不制姜維,有何面目見先帝!”聽著心酸不?蜀漢后期人才斷層,全靠老將后代硬撐,結果……團滅了。
五、成都復國之戰:姜維的絕地反擊,終究一場空
蜀漢亡國后,姜維還想玩把大的——忽悠鐘會造反,趁機復國。結果計劃泄露,成都城內亂成一鍋粥。姜維、張翼、蔣琬倆兒子蔣斌蔣顯、衛繼、連劉禪的太子劉璿,全死在亂軍里。
姜維這人吧,一輩子為蜀漢續命,最后連自己命都搭上了。有人說他“窮兵黷武”,可蜀漢那點兒地盤,不拼命咋活?鐘會也不是善茬,姜維想借刀殺人,反被刀割了喉……
寫著寫著我突然想,劉備起家時多難啊,關張趙諸葛跟著他顛沛流離,好不容易三分天下,結果將星一顆接一顆隕落。是劉備不會用人?還是蜀漢氣數就這么多?嗯……誰知道呢,歷史嘛,贏了叫傳奇,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