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董芳芳
一塊兒童手表,四個環衛工,八噸垃圾堆。在當下高溫的天氣里,完成了一場自我感動式“服務秀”。
7月13日,據山西大同本地媒體報道,廣東游客盧女士稱,孩子的手表不慎被放入高鐵列車的紙質垃圾袋中。他們隨后通過手表定位發現手表可能已被當做垃圾處理。盧女士就撥打了市政服務熱線,大同市相關單位環衛工人在高溫下苦苦尋找4個小時翻了8噸垃圾后,終于找到了這枚兒童手表。該環衛公司的上級部門大同市城管局回應稱,此前也有過幫市民尋找失物的先例。只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聽起來整個故事很暖心,但細品之下,暴露了相關部門在無底線的服務承諾下,對一線工人的健康忽視和工作壓榨。
環衛工人本質是清掃街道,處理垃圾。現在要扛著高溫天氣,為了挽回乘客個人失誤在8噸垃圾里大海撈針。這是否符合勞動保護條例?用一線工人的健康安全來換取所謂的“服務口碑”,真的值嗎?
當地城管局聲稱“只要百姓有需求就做”,豪邁的話語下,實則暴露了相關部門自我犧牲式無底線服務下,管理標準的缺失。盧女士有求助需求打服務熱線,是表達自己合理訴求的一種方式,但真正的城市管理應該有明確的服務邊界,而不是靠這種“過度服務”來博眼球。
盧女士的感謝紅包被婉拒,這是環衛工人的品德高尚。對環衛工人辛苦工作的補貼,相關部門也要抓緊落實。一線工人應該被尊重,別讓環衛工人成為“感動故事”中的墊腳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