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宣布對臺灣地區部分實體,實施兩用物項出口管控,其中就包括已經戰略稀土資源。臺灣學者認為直接統一效果最佳。
商務部7月9號早上發布的公告,大家應該都看到了,把8家臺灣地區的實體,列入了出口管制管控名單,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臺灣地區的軍工企業。
比如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臺灣地區的航空企業龍頭,前身是在1946年在南京成立的“空軍航空工業局”,后來跟老蔣退守臺灣地區去了,現在是給臺灣當局造軍用飛機,像著名的“經國號”戰斗機,就是這家企業研制的。
還有經緯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科學研究院”,前者是無人機研發公司,后者是臺灣當局下屬的軍事科研機構。另外還有幾家造船的企業。
在大陸方面制裁臺灣地區這些企業后,有關企業也立即做出了回應,表示正在研究大陸方面的供應是否受影響。不管他們承不承認,大陸這次是真的打擊到了“臺獨”勢力的痛處。
其他更加復雜的供應鏈,我們就不過多解釋了,單獨只提一條,在4月4號商務部出臺的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對7種稀土相關物項實施了出口管制。這次對臺灣地區多家實體進行限制,主要目的也是這個,管制流入到臺灣地區的戰略稀土資源。
前段時間臺灣當局悍然配合美國,把大陸的華為、中芯國際“拉黑”,企圖打壓大陸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大陸2024年出口臺灣的稀土,達到了6096噸的規模,是我們稀土出口總量的 11%。
大陸的有關措施針,對蓄意配合“臺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的實體,旨在遏制臺灣地區危害國家統一的行為,強化對臺海和平穩定的保障。
防止兩用物項被用于“臺獨”勢力軍事目的,保障國家安全,通過禁止向名單內實體出口兩用物項(即兼具民用和軍事用途的貨物、技術及服務),切斷其獲取可用于設計、開發或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關鍵資源,降低潛在軍事威脅。
對于大陸斷供臺灣稀土,我看到有臺灣學者發文說,與其斷供稀土,不如直接統一。
這位學者提出了五個問題,分別是臺灣當局有沒有稀土特權,有沒有囤積?臺灣當局要這么多稀土干什么?臺灣當局會不會做稀土轉口貿易?斷供稀土,會導致臺積電停產嗎?斷供稀土,能否達到“窮臺”效果?
他給出的答案是,臺灣當局的擴軍確實需要被遏制,但稀土緊縮的首要對象,應該是背后的美國,目標是杜絕美國對臺軍售。這位學者還表示他是“急統派”,全面斷供臺灣稀土,因為會“打草驚蛇”,讓美國加大力度武裝臺灣當局,會拖延統一進程,不如直接統一速戰速決,精準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