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刷手機,突然被新聞里的一張臉硬控了幾秒鐘。
陳道明,三個字明明白白地寫在那里。
可我還是在一瞬間晃了神。
滿頭白發,甚至看起來似乎老人斑都有了。
我當然知道70歲的人,變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可感覺,他似乎是突然間老成了這樣。
因為明明就在去年,我們都還在追看他主演的《慶余年2》,聽說《慶余年3》陳道明還有動作戲啊。
這不禁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網友曬出71歲的成龍,出席宣傳活動的路透照。
曾經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大哥,也已經斑駁了頭發,佝僂了腰。
3個月前的無錫,58歲的王祖賢驚喜亮相。
可若不說,你能認出在臺上那位戴著口罩,也掩飾不了皺紋的艾灸館女老板,是曾經驚艷了一個時代的“聶小倩”嗎?
還有最近在抖音上開了個人賬號的李連杰。
又有多少人能從這個62歲的男人身上,看到當初黃飛鴻,意氣風發,縱橫天下的模樣?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這個世界,沒有什么能抵擋得住時間的侵蝕。
攝影師Chris Porsz,曾游蕩在英格蘭彼得伯勒的街頭,拍下無數路人的影像。
過了30年,他突發奇想,想要去尋找鏡頭里的那些當事人。
接下來的一幕幕,讓無數人眼眶濕潤。
1980年,她們是這條街上最靚麗的姑娘。
40年后,除了那兩個好像永遠沒有融化的冰激凌,已經從兩人的臉上看不到最初的模樣。
1980和2021
35年前,7個年輕人親密無間地坐在一起,談笑風生。
35年后,照片里的兩個姑娘已經不在了。
如果不是攝影師的刻意尋找,早就散落在天涯的老男孩們,恐怕再難有齊聚的可能。
1980和2015
30年前,兩個酷斃了的朋克青年相愛了。
此后,他們經歷了結婚、生子、離婚……
再相見,他們沒有紅了眼,但是歲月似乎已經磨平了所有的棱角和張揚。
1985和2015
曾經,那個喜歡在銀行外吹笛子的小伙。
29年后,似乎音樂已在他的生命里消失了很久。
拍完最后一張照片的幾個月里,攝影師再也沒有見到他的身影。
1986和2015
人生苦短,三四十年,也不過彈指一瞬。
曾以為老去是很遙遠的事,突然發現年輕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同一個地方, 同一個場景,兩張照片,無聲無息,可能已經是某個人的一生。
這一刻,我忽然讀懂了張愛玲的那句話:
“你年輕么?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
02
話說回來,為啥每回談及“名人變老”的話題,我們總是感慨萬千?
說實話,我們感慨的并不是名人本身,而是和他們捆綁的那些記憶錨點。
本質上,我們懷念的是當初的自己。
那年,守在電視機前看《康熙王朝》的你,多年以后,還有《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膽魄嗎?
那年,喊著“佛山無影腳”的你,如今成了“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的好漢子嗎?
那年,看“祖賢脫衣”羞澀的你,后來找到了那個讓你心跳加速的人嗎?
大多時候,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
于是,當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換了容顏,時光飛逝一下子就具象化了。
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最終還是沒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你是不是也這樣呢?
之前,整理舊物。
找到一本發霉的同學錄,那是高三畢業前,我特意找同學們寫下的。
里面有一個問題,如果有機會,你想不想重新讀一遍高中?
我找遍了所有人的答案,沒有一個人愿意的。
可是后來我回老家,每次遇到當初的那些朋友。
聊起舊事,他們總充滿遺憾,不是說畢業后再也沒有體會到學生時代那樣純粹的快樂,就是后悔當初咋就不能多看一點書……
談及現狀,也不是說有多失敗,有多么不滿足,但是眼神里的疲憊,頭頂上摻雜的白發,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畢竟,都是大人了,除了自己誰還能替我們遮風擋雨呢?
那一刻,大家都有種想要“重來一次”的沖動,包括我自己。
這恰恰印證了一句話:
人不可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悟。
03
“陳道明頭發全白了”的那條熱搜底下,很多網友都停留在“康熙”“八賢王”身上。
這里面有一個很明顯的分水嶺:
70后,80后,包括一部分90后,是當下懷舊的主力軍。
掐指一算,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已經走到人生半坡。
這個年齡段挺微妙的,有句話不是說么:
“人生的前半段全是迎來,后半段只剩送往。”
說個切身體會。
梁實秋有一篇文章。
他說人的年紀跟鐘表上的指針一樣,移動得那么慢,慢到你根本不覺得時間在流逝。
可是一年又一年過去,有兩個變化讓人不得不注意。
一是有訃聞來了。
曾經的朋友,竟不止一個地先走一步。
二是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了一大批的年輕人。
個個滿面春風,昂首闊步的,恨不得四處展示他們的青春。
20來歲的時候,讀到這一段,我的內心并沒有太多波瀾。
可這兩年,我莫名地就有些心慌,尤其是在聽到“誰誰又老了”,“誰誰又走了”的時候。
遠的不說,就說今年吧。
剛剛過去一半。
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永遠變成了灰白色。
另外,就在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和家人聊起陳道明。
一旁剛上初中的小侄女突然來了句,陳道明是誰?
頓時,我的呼吸一窒。
又聊到她知道的明星?
當她說周深、易烊千璽、王俊凱的時候,我還勉強跟得上,可是當她說到時代少年團、BLACKPINK的時候我徹底蒙圈了。
那一刻我頓時覺得自己真的“老了”。
“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
時光帶走的不僅是容顏生命,還有太多讓我們無能為力的東西。
我們糾結于“變老”,本質上是害怕失去。
04
陳道明近照曝光,網友們除了感嘆時間的無情,還誕生了一個熱梗:
“賓利老了也是賓利。”
說實在的,帥哥變老也是老帥哥
但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身體機能的衰退,面容不再年輕,它就是一個讓人感傷的過程。
華誼老總王中軍和俞敏洪在《酌見》里有段對話:
俞敏洪:“現在有沒有中國哪個老演員,他出來的片酬比年輕人更高的?”
王中軍回答得很干脆:“沒有。”
之后他又補充道:“陳道明老師再牛,也沒有一部是以他為主的戲了,只是演了你這個年齡段的、很符合你氣質的一個大配角,你不可能寫一個60歲老頭的戲,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
那么我們到底要如何對待老去這件事?
和大家分享三句話:
一、“不要迷戀年輕的感覺,這是一場注定要輸的仗。”
很喜歡魯豫的一段話:
“人生最完美的是什么?就是我擁有現在55歲的所有智慧、閱歷和能力,然后身體狀態是30歲。
但是人生不是這樣的,人生的吊詭和可惡就在于它不讓你同時擁有,我沒有辦法抗爭這一切,我不想把人生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去打一場我注定要輸的仗,那我不打也罷。”
面對“變老”,陳道明也從不藏著掖著,早在多年以前,他就以白發示人。
談及現在作品越來越少,也毫不避諱道:
“現在有很多戲不敢接了,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演不好。過去膽子大,年輕,臉皮厚,所以什么都敢接。到了一定年紀了,就覺得給你的時間不多了,別制造垃圾。”
不要迷戀年輕的感覺,如果我們注定衰老,那就坦然接受他的來到。
二,“現在就是你最年輕的時刻,你不會比現在更年輕了。”
最近,聽到特扎心的一句話:
“不要以為你過了40歲,人生就過了一半。不是的,因為有很多人根本活不到80。”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現在,這一刻,這一秒,就是你最年輕的時刻,你不會比現在更年輕了。
那么想吃什么就去吃吧,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就像那位“種完麥子就向南走”的秦大姐,還有那個77歲騎車從西安到武漢看長江大橋的陳大爺……
不要等到真的動不了了,躺在病床上,才去自怨自艾這輩子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
三,“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老得快,而是醒得晚。”
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曾經分享過一個老年人調查。
問:自己這輩子最后悔什么事情?
回答這個問題的都是75歲以上的老人。
排名第一的是: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身體。
能咋說呢?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老得太快,而是醒得太晚。
變老,是天道自然,誰也改變不了。
老去不值得歌頌,也不值得恐慌,我們唯一要做的是:
善待自己,過好屬于自己的每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