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做人,承認自己無知,不會被嘲笑,反而被大家敬佩。
可惜的是,很多無知的人,到處顯擺自己的智慧。
看網絡平臺,一些不下地干活的人,也把自己變成“三農博主”;一些沒有在事故現場的人,也把事故說得有鼻子有眼。
最可怕的是,有人制造了謠言,引起軒然大波,破壞了社會秩序。
當你有了很豐富的閱歷,就會發現: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話越多。
01
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喜歡吹噓自己。
《莊子》中有一個故事:一只海龜,爬到一個井口。
井底的青蛙,對著海龜,說:“我多自由自在啊,一個人享受一井水,一抬頭就看天空。你呢?和那么多動物,搶奪一點點的海水。”
海龜說:“我住的地方,寬廣無垠,游走好幾年,都不會到頭。”
青蛙聽了,瑟瑟發抖。
海龜把腳伸出來,比井口還大......
是的,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
井底之蛙,以為世界就是一口井,天空就是井口大。他卻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土話:“那個人,天上的知道一半,地上的全都知道。”這明顯是吹出來的。
喜歡吹的人,以為大家都認知水平低,可以放肆地說自己多高明。其實認知高的人,在一旁,看穿不拆穿,避免破壞自己的修養。
02
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喜歡講大道理。
很多人,為了掩蓋自己的無知,就總是講大道理。
他講得頭頭是道的時候,也有人會信。
《萬歷野獲編》里記錄,在明朝時,有一個叫程鵬起的人,和一大批官員,都混得很熟。
1592年,朝鮮被國外勢力欺負,就向明朝求助。
明朝作為宗主國,應該有救助的義務。可是明朝不想出兵。
程鵬起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要暹羅國出兵,救助朝鮮。他認為,借助另一個附屬國,去救朝鮮這個附屬國,這不是一句話的事情,明朝不為難。
可笑的是,明朝居然同意了程鵬起的建議。絲毫沒有考慮,暹羅國和朝鮮距離幾千里的事實。暹羅國大概就是現在的泰國的位置。
事實上,程鵬起拿著明朝給的外交介紹信,到處招搖撞騙。
連一個國家的方向都沒有搞清楚,地圖都沒有看懂的人,可以有“錦囊妙計”,也確實滑稽。
大道理可以說,但是能夠落實到細節嗎?能夠有具體的方案嗎?如果沒有,就是夸夸其談了。
誰都可以建議,一定能要做一個好人,一定要去大城市發展,一定多讀書,一定要孝順。但是建議有用嗎?符合一個人的具體情況嗎?比方說,人家是一個殘疾人,你讓他盲目去大城市,這不是害人?
一個人說一些沒有可行性的大道理,都是認知度很低的表現。
03
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喜歡強詞奪理。
有一個很有名的話題:白馬非馬。是古代邏輯學家公孫龍提出的。
孔子的子孫孔穿,遇到了公孫龍,兩個人就這個話題,進行了辯論。不過,孔穿說了幾句,站起來就走了,然后就是沉默。
和一個詭辯的人,一直爭論下去,有什么用呢?扭曲的事情,永遠不是事實。
人有三只耳朵,馬有四條腿,這樣的認知,你肯定不同意,但是你有必要去爭論嗎?
是的,事實勝于雄辯。可惜低認知的人,不明白,或者很明白,但是不承認而已。
說不清的事情,也要說清楚,還要別人認同,這是很滑稽的。
04
真正高認知的人,都懂得“漏斗效應”。
我們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存在一個漏斗效應。
水流從很寬的河道,慢慢匯聚到一個很小的河道里。水流速度會加快。
人的語言,也是如此,如果各方面的信息都收集起來,一股腦地說出來,就變成了“打機關槍”的樣子。這是不是很令人討厭,也顯得是非不分,人云亦云。
聰明的人說話,不會是漏斗,而是給自己一個篩子,把信息過濾,綜合。
想說的、可以說的、別人需要聽的、別人可以聽懂的、能夠執行到位的——按照這個順序,去組織語言。最后,說出的話不多,但是用處很大,也很切合實際情況。
在說話的時候,把握自己的語速,不讓言語太快。語速慢了,對方能夠更懂,也體現自己的教養。正所謂,語遲則貴。
高認知的人,把社交當成一次學習的機會。很多時候,都是虛心地聽人說,請教,這樣做,也會讓自己的話語很少。
看透不說透,逢人只說三分話,深藏不露,勇敢地承認自己無知,這些社交方法,都是高認知的做法。
05
北大教授趙冬梅說:“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被碎片化的知識裹挾,永遠只會被別人玩。”
在網絡崛起的時代,信息渠道在高速運轉,每天一打開手機,可以聊的話題,值得關注的東西,鋪天蓋地而來。但這些都是知識水平,不是知識體系。
做人要做專業人士,而不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一點點而已。
如果我們在社交過程中,看到話很多的人,不要去深交,更不要深信不疑。反而是那些話少的人,值得敬佩。
當然,我們自己也要提高認知,海量閱讀,深度思考,虛心求教。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