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注意到,許多家長早早開始給孩子鋪路,尤其是“雞娃”們的家長。
聽到“雞娃”就忍不住想笑,但仔細想想,笑點背后似乎藏著點酸澀。孩子還沒學會自行穿衣服,就已經被安排好了一堆“天才計劃”——奧數、編程、機器人,還有各種看似能讓他們直達“未來”的技能培訓課程。
家長們把這些課程當作是通往成功的鑰匙,而不幸的是,許多孩子只是這場“成功游戲”的代言人。
那些所謂的“天才”培養計劃,其實只是家長情感的隱形綁架,孩子們不過是為了滿足大人虛榮心的道具罷了。
你有沒想過,那些奧數題目、編程作業,學得再快、再多、再復雜,能不能讓孩子更有思維能力,或者更有創新性?
恐怕這就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問題并不在于學習的難度,而在于是不是能適應孩子的成長節奏。等到孩子真的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時,或許已經錯過了能享受游戲和快樂的時光。
而這個時間,究竟有多少人會在急功近利的教育體制中,不自覺地喪失呢?
1.“超前學習”并不是讓孩子“超越”他自己
把孩子逼到“超前學習”的路上,這簡直像是拿個放大鏡去檢查天花板,結果發現,它距離自己還差得遠,但無論怎么看,放大鏡里的灰塵始終比真實的天花板大。
很多家長一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參加了“奧數班”,就像見到外星人一樣,立刻決定給自己孩子也報個班,生怕孩子掉隊。
可事實是,學習本來就是一個逐步積累、逐漸發酵的過程。
讓孩子太快追趕超前的學習內容,反而會使他們逐漸脫離現實的知識體系。
舉個例子,你不覺得有些孩子的學習過程像是打開了一個速食面?表面上看上去食物很美味,泡一下就能吃,但能保持多久的營養?
那種“速成”式的學習方法,結果是,孩子一旦遭遇難度適中的內容時,腦袋就會“卡殼”,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思維儲備去消化這些知識,只能死記硬背。
終究是“灌輸式”的思維,最終讓他們無法自主思考。
有個家長跟我抱怨說:“我兒子被人稱為天才,4歲就能背下二十首詩,結果他學到初中,突然一切都變得困難起來。”那時候我就想,原來所謂的天才不是能力,而是擁有過早的負擔。
就像馬拉松比賽,誰跑得快誰就是冠軍,但如果你在開頭就拿著比別人重一倍的行李,那結果可想而知。
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一個家長,他的孩子從三年級就開始學奧數,簡直成了班里的“學霸”。
家長得意地跟我炫耀:“你看看我家孩子,才這么小就能解這些難題,別人家孩子還在玩游戲呢!”我笑著說:“是啊,確實,別人的孩子還在玩游戲,而你家孩子,早早地開始做題,接下來,可能會是抑郁癥的早期信號。”
結果那家長一愣,似乎突然意識到“天才之路”是不是一條死胡同。
我們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可其實,錯的并不是鳥,而是給鳥提供了不合適的食物。
2.逼迫孩子在“超前學習”里迷失自我
有些家長大概覺得,只要孩子沒有“比別人差”,就等于“比別人強”。
然而,這種超前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在自己還沒有完全理解的知識中迷失。為了追趕超前的學習進度,孩子們不得不忽視對問題本質的理解,而只學會套用各種公式和答案。
這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不僅容易讓孩子變成“做題機器”,還讓他們無法真正地掌握如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我認識一位家長,總是給孩子安排各種補課班,覺得孩子成績稍微落后就要加速進度。于是孩子的生活成了填鴨式的復習,周一到周五是補習班,周末是興趣班。孩子一到初中,結果發現自己并不能應對學校的真實學習需求。
這時家長突然意識到,他們的孩子雖然記得很多東西,卻無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有個小朋友在家里也學過好幾輪的奧數,他媽媽總是自豪地說:“我家孩子才六歲就會解方程式了!天才!”結果,孩子到了初中,一道簡單的題目做不出來,老師看著他:這不是你背過的公式嗎?
孩子滿臉迷茫:我知道這公式,但我不知道該怎么用。
有一次,一個母親抱怨自己孩子成績不好:“他以前參加過奧數,簡直是天才,怎么現在都沒什么進展?”我很直接地回答:“天才倒是天才,但怕是跟孩子學奧數的速度有關系。”
她愣住了,“你啥意思?”我看了看她:“孩子從小就讓你給他壓上了無數的課外負擔,結果他沒有學到‘真正的’思維能力。現在的他,就像一輛被你塞滿了行李的車,啟動不動,堵在路上。”
她聽了之后臉上有點尷尬,但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出什么。
3.持續穩定的學習才是王道
任何學習方式最根本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早熟的學習“天才”,而是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自我驅動力。
因為學習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消化吸收知識,同時,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背誦、記憶。
唯有當孩子真正擁有了獨立的思維框架,才有可能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給孩子留足夠的成長空間和自由。
說到底,孩子不是機器,也不是家長的附加品,教育的真正目的應該是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探索精神,而不是把他們逼上“成功的高峰”或“天才的舞臺”。
像我常說的,走得快不代表走得穩,而走得穩才能走得遠。我們所追求的,終究不是短期的成績,而是孩子能夠獨立思考,能夠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航道。
所以,讓孩子享受成長的過程,學會思考,學會發問,這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適合自己節奏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他們的未來,才會像一棵樹一樣,扎根深厚,枝繁葉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