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周前還在對中國堆滿笑臉的特朗普,轉眼就被現實擊中。美國務卿魯比奧剛剛結束與中國外長王毅的友好會談,特朗普更是兩次公開吹噓“和中國關系極佳”。
兩則重磅消息幾乎同時砸向美國。曾被美國關稅大棒揮舞得暈頭轉向的各國,突然都學會了中國式關稅反擊。
此刻特朗普才想起修補中美關系,多次喊話和中國關系不錯,但可惜關稅戰的苦果終究要美國自己吞下。
?——【·歐盟反水·】——?
要說第一個讓特朗普頭疼的,還得是歐盟突然反水。本來特朗普覺得自己對歐盟加征 30% 關稅的招數能讓歐洲人服軟,畢竟以前這套 “美國優先” 的打法屢試不爽。
可這次他萬萬沒想到,馮德萊恩轉身就宣布跟印尼簽了自由貿易協定,還高調宣稱這是 “歐盟的重大突破”。這印尼可是金磚組織的重要成員國,歐盟這波操作擺明了是要繞過美國,另起爐灶。
更讓特朗普坐不住的是,歐盟還在拉攏日本和加拿大抱團。這倆國家可都是被特朗普征過重稅的,現在三家湊一塊兒,明擺著要跟美國對著干。
日本和加拿大本來就對美國的貿易政策一肚子火,歐盟這么一攛掇,三方很快就達成共識,要在關稅問題上統一戰線。
其實歐盟這么做也是被逼無奈。美國的關稅政策就像一把雙刃劍,傷了別人也沒放過自己。歐盟的汽車、農產品出口在美國市場上處處碰壁,企業叫苦不迭。與其等著美國施舍,不如自己找活路。
印尼的市場雖然比不上中國,但勝在潛力大,而且沒有政治包袱。歐盟這步棋既是對美國的反擊,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鋪路。現在美歐的裂痕已經從經濟層面蔓延到政治層面,特朗普再想靠嚇唬人讓歐盟低頭,怕是難上加難了。
?——【·印度轉身讓美國戰略崩盤·】——?
就在歐盟那邊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上合組織這邊又傳來一記重錘。7 月 15 日,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將在天津舉行,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外長蘇杰生將親自到訪中國。
要知道,過去 5 年因為中印邊境問題,蘇杰生可是連中國的邊都沒沾過。這次他突然松口,背后釋放的信號可太不簡單了。
印度這幾年一直在中美之間搖擺,既想從美國那兒拿好處,又不想完全得罪中國。特朗普之前還幻想著拉攏印度制衡中國,結果自己的關稅政策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印度本來就對美國的 “對等關稅” 政策不滿,再加上特朗普威脅要對金磚國家加征關稅,莫迪政府終于想明白了:跟中國對著干沒好處,還不如老老實實融入上合和金磚體系。
更讓美國坐不住的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已經提前到了北京,跟王毅外長就多個熱點問題聊得火熱。
中俄印三個大國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湊一塊兒,明擺著是要給美國傳遞一個信號:在亞太地區,美國說了不算。
上合組織本來就是以反恐和經濟合作為主,現在印度的態度轉變,讓這個組織的戰略意義陡然上升。美國苦心經營的 “印太戰略”,就這么被印度的一個轉身給攪黃了。
其實印度的轉變也不是突然的。這些年中國通過金磚、上合等平臺,不斷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印度眼看著自己在南亞的影響力被中國一步步擠壓,心里早就慌了。
再加上美國在關鍵問題上總是出爾反爾,印度終于意識到,靠別人不如靠自己。這次蘇杰生訪華,就是印度向中國釋放的和解信號,也是對美國戰略的一次公開打臉。
?——【·馬斯克攪局與經濟反噬·】——?
如果說歐盟和上合的事兒是外患,那馬斯克成立新黨 “美國黨”可就是實打實的內憂了。
這位全球首富最近突然宣布要參選總統,還放話要讓支持 “大而美” 法案的共和黨議員在初選中出局。這明擺著是要在共和黨內部搞分裂,特朗普的政治根基本來就不穩,現在又冒出個馬斯克來搗亂,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馬斯克這么做可不是心血來潮。共和黨這些年一直跟大企業過不去,尤其是科技公司,動不動就出臺各種限制政策。馬斯克早就對共和黨一肚子火,這次借著組黨徹底跟特朗普撕破臉了。
這三件事就像三面鏡子,照出了美國霸權的衰落。歐盟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上合組織成了亞太穩定的新中心,特朗普想通過對華示好來轉移矛盾,結果卻讓更多問題暴露出來。
中美歐的大局已經變了,美國再想靠過去那套霸權主義行不通了。未來的世界,合作共贏才是主旋律,誰要是逆勢而動,只會摔得更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