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企曾將手機芯片應用于汽車上進行美化,由此導致了巨大的爭議,就在爭議逐漸平息之際,一汽奧迪高管李鳳剛表示“車不是消費電子產品,一旦發生問題,結果往往是致命的”,由此再度讓業界對將手機芯片用于汽車上的爭議再起。
事實上業界人士此前對于如此做法就多有爭議,不過當時由于將手機芯片用于汽車只是少數企業所為,而且這些企業也只是悄悄地干著這樣的事情,而不是公開宣傳,由此消費者對于這樣的事情并沒太大關注。
早前某車企一方面為將手機芯片用于汽車上加以美化,說自己用了多少多少技術確保將搭載手機芯片的模塊做得足夠安全,然而這改變不了它將手機芯片用于汽車上的事實,而如此做可能帶來一些意外的效果。
另一方面卻又大談什么車規級盒子,而那個所謂的盒子不過是個塑料盒,是汽車的周邊配件而已,與行車安全沒有太大關系,而且國際上也沒有相關的標準,但是汽車芯片卻是又嚴格的車規級標準的,這就引起了巨大的爭論。
車規級芯片和手機芯片存在著重大的差異,手機芯片只要確保3-5年的使用期,而汽車芯片則需要確保10年以上的壽命,并且在性能方面需要確保穩定,而手機芯片的性能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性能,這是眾所周知的。
車規級芯片需要確保在-40°C-150°C的溫度下穩定工作,而消費級芯片只要確保0°C-70°C下正常工作,畢竟汽車的設備大多暴露于外界環境中,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和南方炎熱的夏天,溫度差距極大,汽車需要在這種極端溫度下穩定工作。
此外汽車還面臨著雨雪、沙塵、震動等惡劣環境,在這種情況下芯片都需要經受考驗,這也要求芯片生產企業需要對芯片進行額外的強化,大幅增加成本,以確保汽車芯片在這些惡劣環境下都能穩定工作,還不會老化。
車規級芯片的可靠性也比手機芯片高得多,車規級芯片需要更高的一致性,除了上述的防塵、防水功能之外,還得抵御一定水平下的電磁、輻射等電磁干擾,這都要求芯片企業進一步增強芯片的附加性能。
這也是為何高通的車規級芯片驍龍8195性能遠不如手機芯片,但是價格卻接近3000元,幾乎最新款高通高端手機芯片的兩倍價格。
可以說所謂將手機芯片用于汽車上不會影響汽車安全,僅是某些汽車企業的一面之詞,如果真是如此,汽車業界就不會專門針對汽車推出車規級標準了,而傳統汽車企業在采用先進芯片的時候就如此慎重了。
新造車們這幾年引入的一些新技術一直都飽受爭議,諸如智駕、隱藏式門把手等等,而在一單交通事故時候,應急管理部指出國內智駕大多都是L2級別,工信部要求對智駕技術和隱藏式門把手整改之后,一些汽車企業已將智駕改名為輔助駕駛技術,為隱藏式門把手增加機械結構。
將手機芯片用于汽車上,但愿不會出現重大事故,畢竟手機芯片容易老化,在惡劣環境下容易損壞,而如今車機系統集成了太多功能,一旦發生故障死機是很容易導致嚴重交通事故的,那就可能是血的教訓,汽車業界還是應該慎重再慎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